蕴含在唐诗里的季节的变化
天才一秒记住【黑岩小说网】地址:hyxs2.com
蕴含在唐诗里的季节的变化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庐山风景区“花径”游览时,曾赋了一首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的意思是说,平地上四月份花朵是已凋谢了的时候,高山上寺庙里的桃花刚刚盛开。平地上春天过去了,到哪儿再去寻找春天呢?原来平原上入夏时节,山上仍然是大好的明媚春光,从山下走到山上,不就又回到春天了吗?
为什么山上的物候比山下迟?为什么春季里山上的季节要比山下来得晚呢?
原来,白天大气变暖,气温上升,并不是因为空气直接吸收了阳光的辐射热量的结果。空气分子几乎不吸收阳光热量,而是由地面吸收了这种太阳热量以后,升高了地面温度,然后主要通过对流等方式,由地面再增热大气。这正如锅子底下生火,锅里的水就热了道理一样。夜间,气温的降低,主要也不是空气直接向宇宙空间放射热量的结果,而是由于地面向宇宙空间辐射散失热量,然后大气通过与冷却中的地面接触,大气热量慢慢传给地面而逐渐冷却。
高山和平地相比,大气“被子”薄了许多。就大气被子的重量来说,1500米左右的高山上减轻15%,3000米左右的高山上减轻30%,5500米高山上减轻一半。大气被子变薄,虽然可以减少太阳热量在大气途中的损耗,但减少得很有限。可是由于大气被子减薄,大气中的云和水汽也大量减少,不能大量吸收地面向宇宙空间辐射的热量,并以逆辐射的方式把部分(向下的)热量返还给地面。所以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是逐渐降低的。以庐山为例,平均说来,春季里每上升百米,气温降低045℃。庐山比九江高约1130米,因此庐山春季气温均比九江低5℃,致使桃花盛开期比九江晚了约1个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气和气候知识篇(下)》转载请注明来源:黑岩小说网hyxs2.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