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黑岩小说网】地址:hyxs2.com
spanclass="xx1"3.4增量改革的成就和不足/span
市场取向的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在1978~1990年的12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8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92%(见表3.5和图3.2)。
表3.5中国经济增长情况(1978~1990)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年)
图3.2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情况(1978~199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CEIC
对于中国改革为何取得很大的成就,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转轨却往往达不到预定目标,学术界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曾经有过热烈的讨论。当时大多数经济学家把这些国家的改革或转型区分为“休克疗法(shocktherapy)”[或称“大爆炸(bigbang)”]和“渐进主义(gradualism)”两种主要类型,认为苏联和剧变后的俄罗斯采用前一种做法,结果出现国民经济的严重衰退,随后长期陷于进退维谷的困境;而中国采取后一种战略,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上面这种以改革速度作为主要标尺的分析方法,至少对于中国经济改革并不具有解释力。只要具体地考察中国各个领域的改革,就可以看到,中国最成功的改革如农村“包产到户”的改革是进行得很快的,而最为“渐进”的国有企业改革却乏善可陈。
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2000年在总结中东欧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策略时,提供了与上述“休克疗法”和“渐进主义”的二分法完全不同的分析框架。他指出,“休克疗法”和“渐进主义”二分法隐含的标准是变革的速度,而速度快慢显然不应当成为衡量转型成功与否的尺度。他认为,从纯粹形态上说,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有两种战略;其中,战略A又称私有部门有机发展战略(thestrategyoforganicdevelopment),其主要任务被规定为创造有利条件使私人部门能够自下而上地成长起来;战略B又称加速国有企业私有化战略(thestrategyofacceleratedprivatization),其主要任务被规定为尽可能快速地把国有企业改制为私有企业。
表3.6科尔奈论两种转轨战略的主要特征
数据来源:科尔奈:《〈通向自由经济之路〉出版十周年之后的自我评价》,班颖杰、王珊珊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5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中国经济改革进程》转载请注明来源:黑岩小说网hyxs2.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