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黑岩小说网hyxs2.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旧,南宋江西婺(wu)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任秘阁修撰等职。积极主张抗金。师事李侗(dong),为二程(禛、颐)四传弟子。博览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他的理学一直成为后来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工具,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影响很大。
在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朱熹的故事。
朱熹到漳州府上任时以圣人的“除强扶弱,仁义爱民”自勉,他在州府门两侧设立了布告,以公布自己的主张。第一张布告上写道:“州府里的任何人不得占田抗税,侵害贫弱。”之后在处理几起案件中,他集中打击了一些豪强,名声便在百姓中传开了。
一天清晨,有人在衙门前击鼓,衙役立即传报,朱熹马上升堂,召唤击鼓人。
这时,只见一个身材瘦小、衣裳破烂的汉子扑倒在地上,连声呼叫:“老爷,替小民伸冤啊!”
朱熹问道:“有何冤情,从实细细讲来。”
“小民王二喜,早年祖上留有一块山清水明的坟地;无奈家贫,宝地被乡里一个大姓强占。他倚仗豪强,硬是把他那死去的老子葬在我家祖上的坟顶。大人为官廉正,除强扶弱,小民特来求老爷公断!”
朱熹打量了一下告状人,觉得他面色饥黄、满脸愁苦,便有了几分同情。于是,他叫人把被告人传至府衙听审。
那个被告的大户叫胡实,已是胡子花白的人。他到了府街大堂,也不知出了什么事,站着作揖道:“老爷,吩咐胡某前来,不知有什么事情?”
朱熹见他一点也无惧色,心想这人平日一定霸道惯了,于是把惊堂木一拍说:“有人告你强占贫弱祖传坟地,你要从实招来!”
胡实一听愣了,争辩道:“老爷,那坟地分明是我家祖传产业,先父礼葬时,从未听到外人异议,怎么说是侵占人家坟地?”
原告见老爷在斥责大户。立即开口作证。于是,两人在公堂上,激烈地争辩着,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朱熹一时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就说:“常言道,口说无凭,必取实据,你等敢随本府到实地探明实情么?”
“敢!”王二喜与胡实都大声答应。
“立下字据,言不实者加倍处罚!”。
“好!”两人立即画了押。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