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黑岩小说网】地址:hyxs2.com
极端复杂的中式餐饮
与西式餐饮相比,中式餐饮更加复杂。这直接导致中式餐饮的标准化、同质化、规模化的难度极为巨大。
中式餐饮有着长达5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家典籍《论语》中,“食”字与“吃”字就出现了71次,而孔子最为推崇的“礼”字,也不过是出现了74次,可见中国人对“吃”的高度重视。《论语》中孔夫子的那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名言更是代代相传。
中国的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均各不同,从而在饮食烹调、菜肴品类上形成了不同的风味。到了清代初期,形成了鲁、苏、粤、川等四大菜系。
1.spanclass="zy20"鲁菜/span:spanclass="zy20"包括京津等北方地区的风味菜/span;
2.spanclass="zy20"苏菜/span:spanclass="zy20"包括江/span、spanclass="zy20"浙/span、spanclass="zy20"皖等地区的风味菜/span;
3.spanclass="zy20"粤菜/span:spanclass="zy20"包括闽/span、spanclass="zy20"台/span、spanclass="zy20"潮/span、spanclass="zy20"琼等地区的风味菜/span;
4.spanclass="zy20"川菜/span:spanclass="zy20"包括湘/span、spanclass="zy20"鄂/span、spanclass="zy20"黔/span、spanclass="zy20"滇等地区的风味菜/span。
后来,四大菜系进一步分化演进,到了清朝末年,原来的四大菜系又分立出浙菜、闽菜、湘菜、徽菜而成为“八大菜系”,以后再增加了京菜和沪菜,又有了“十大菜系”的说法。但不论是“四大”、“八大”,还是“十大”,都不过是一种概略的说法,实际上,全国范围内有多达数万种的地方风味菜。
每一种地方风味菜式中又有着纷繁万千的细微差异。比如,川菜中的辣,即有麻辣、酸辣、香辣、原辣之分,口味则分红油型、麻辣型、酸辣型、糊辣型、椒麻型、椒盐型;“辣”的“香型”更包括酱香型、五香型、甜香型、香糟型、烟香型、咸鲜型、荔枝型、糖醋型、姜汁型、蒜泥型、芥末味等。这其间的排列组合,演化无穷。正所谓“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各种地方风味菜式的招牌菜往往有着琐碎复杂的工艺流程。
比如,包子应该算是很普通的中式餐点了,但徽菜名家、中华老字号同庆楼的小笼汤包,从购买材料到成品出屉,要经过12个小时以上,十几道传统手工艺。仅仅汤汁的制作,就要用猪皮等材料熬制至少4个小时。如果食客在同庆楼吃这种小笼汤包,服务员还会告诉你一首小歌谣:“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最后一口吃光光。”
在东方既白的菜单上也有各类包子供应,如鱼香肉丝包、梅菜扣肉包、嫩笋鲜肉包等。当然,这些包子的出笼可不能像同庆楼的小笼汤包那样,整个制作流程在12小时以上,而是必须不折不扣地遵循“90秒”铁律。那么,如果这两者要比拼口味,东方既白的胜算几何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