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除、提拔、师徒制与责骂管理
事实胜于雄辩,我们先来看看海底捞的几个相关案例。
开除员工在任何企业里都不是一件小事。
海底捞北京小区曾经制定过一系列员工行为规范,比如,过马路不许闯红灯、不许踩草坪、不许随地吐痰等。推出这些规定的本意是要约束员工的行为,以免本地人看不起这些外来的打工者。
有一天,一名员工踩了草坪,身为北京小区经理的谢英就让他在员工大会上做检讨。但是这名员工不肯这样做。谢英一气之下,就作出了开除他的决定。
随后,谢英的顶头上司——北京大区经理袁华强得知此事后,认为不应该开除。他与那名员工做了深入的沟通后,将他调到另外一个门店工作。这名员工后来成了为海底捞工作4年多的老员工。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管理故事。
谢英后来感悟说:“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领导,我们必须有宽容之心,不能因为手上有权就滥用。如果这名员工被我开除了,不仅海底捞会损失一名好员工。他心里也会留下阴影,他的命运也会走到另外一条道路上。”
但我们的反应却不止如此。
如果用“制度化的思维”来发问,第一个问题就是:这名员工到底该不该开除?或者说,到底是踩草坪要开除,还是不检讨要开除?
显然,在海底捞的框架里很难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说,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谢英是一个小区经理,管辖着6家门店,近千名员工。袁华强是北京大区总经理,管辖着2000名员工。他们两人都是海底捞为数不多的高管,但两人的答案截然相反。最终,“官大一级压死人”,还是袁华强说了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