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

玄奘(zang,602—664年),原姓陈,名祎(yi),通称三藏法师,民间称唐僧。洛州缑氏人(缑gou,缑氏,现在的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玄奘是他出家后起的法号。玄奘出生于一个全家都信仰佛教的官吏家庭。他从小敏而好学,性情温厚,待人诚恳注意礼节。他的二哥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当了和尚。陈素经常带他到寺里听讲佛经。渐渐地,玄奘对佛学产生了兴趣。他13岁那年,皇帝下敕在洛阳寺院招收佛教徒,因年纪不符合条件未被录取。负责招收的大理卿郑善果见他不同凡俗,问他为何出家,玄奘回答:“为了继承和光大佛法。”郑善果暗自称奇,破格录取了他,取法名玄奘。

唐朝初年,玄奘到四川研学佛经。那时候,四川比较安定,从全国地方聚集了很多有名的高僧。玄奘虚心向他们学习,进步很快。他看遍了国内的佛经资料,有些解释有多种说法,他不知道谁对谁错,感到很迷惑。于是,他学习梵(fan)文,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天竺(zhu,今印度半岛)去学佛经。

玄奘于692年(贞观三年),从长安出发,踏上西行的道路。当时中国的西部地区还在突厥的控制之下,唐朝政府严禁百姓私自出境。官府拒绝了玄奘的申请,约好了的同伴都不去了。玄奘没有灰心,公元627年秋天,他跟随一些商人走到甘肃西部,快到玉门关(唐朝边境的最后一道关卡)的时候,玄奘骑的马病死了,跟随他的两个小和尚开小差也跑了,后面官府的差役又来追捕他,玄奘躲在客店里不知道怎么办。瓜州的州官李昌拿着追捕文书走了进来,问道:“师父如果说真话,弟子可以给您想想办法。”玄奘见李昌也是个信佛的人,就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李昌称赞说:“师父决心万里去取经,研究佛法,真了不起,我一定尽力帮助。”说完便撕碎了追捕文书,说:“师父赶快趁天黑出关吧,晚了就来不及了。”玄奘又惊又喜,赶紧离开客店,奔向玉门关。

玄奘只身在沙漠中前进,一天中午,来到第一座烽火台。他正在喝水,突然朝他这边射过来一只箭。玄奘急忙朝着烽火台大喊:“我是唐朝的和尚,要到西天取经,请你们行个方便。”守卫烽火台的官兵弄清了玄奘西行的目的,都很敬佩,送他过了烽火台。到了第四座烽火台,烽官(守卫烽火台的将官)还留他住了一夜,给他备足了干粮和清水,还送他一匹老马,并且嘱咐说:“第五烽烽官杀人成性,万一被他捉住,性命就有危险,请师父绕道走吧!”

玄奘又继续赶路了。沙漠中间,见不到任何飞禽走兽,白天热浪滚滚,晚上寒风刺骨。有时候因为气流的急剧变化,会看到幻影,明明望到人群马队,走近了却又什么也没有,有时看到一潭清水,等跑过去一潭清水还在前面,可是永远也走不到它旁边。沿途到处是人马的遗骨,玄奘走了一百多里路,实在是疲乏极了,停下来喝水。不料,在取皮囊的时候,一失手,整个皮囊里的水全泼到沙漠上。一望无边的沙漠中,到哪里才能再找到水呢?玄奘忍着极度的干渴,走了五天,一滴水都没有找到,嗓子干得都要冒烟了,最后昏倒在沙漠中。不知昏睡了多久,在一天半夜,忽然凉风习习,玄奘清醒过来了。幸好那匹老马因为以前走过沙漠,记得前面有一处泉水,就把他驮到了水边,这才使玄奘捡了一条命。

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行程,玄奘终于走出八百里沙漠,来到了高昌国(在今新疆境内)。高昌王本是汉人,很佩服玄奘的壮举,答应给他优厚的酬劳,留他在高昌国。玄奘说:“我远游是为求佛,现在被大王阻留,大王只能留住我的身体,却留不住我的心。”高昌王还是不让他走,他一连三天不吃任何东西,表明自己的心态。到了第四天,高昌王被感动,答应送他西行,并且送给他衣物、干粮、挑夫和三十匹马,还给沿途各国的国王写信,请他们保护这位远行的高僧。

此后,玄奘又历尽艰难险阻,翻越著名的木冰川,整整走了一年,公元628年夏天才到天竺。在这里,他看到许多高大的鸵鸟;看到150尺高的石像和1000尺长的石刻卧佛像;还看到成群的巨象。他几次横渡恒河,遍访佛教史上的古迹。他访问了伽倻(jiaye)城(今印度比哈尔邦加雅城),那里有一棵五丈多高的菩提树,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经在这棵树下苦修;他到了佛经中所说的西天灵山,参观了释迦牟尼说法的道址。这些实地考察,使玄奘对佛经的研究更深入了。

然后,玄奘开始到处去寻访名僧大师求学,先后游遍了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家,最后远居在那烂陀寺。

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的那烂陀寺,是天竺佛教的最高学府,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常年有僧徒10000多人在那里学法。玄奘到寺院的那天,1000多名和尚和许多百姓都手捧鲜花迎接来自中国的客人。那烂陀寺的住持(当家和尚)戒贤,是个年过百岁的得道高僧,他早已不讲学了,但是为了表示对中国的友好,破例收玄奘为弟子,给他讲学,用15个月的时间,给玄奘讲了最难懂的佛经。

玄奘夜以继日地钻研佛经,学习当地的语言,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那烂陀寺,能通晓20部经论的有1000人,通晓30部的500人,通晓50部的只有l0人,玄奘就是这10人中的一个。但是他并没有停止学习。10年中,他在天竺到处求教,成为了像戒贤一样的高僧,通晓了全部经论的奥妙。玄奘成为了印度当时最著名的佛学家。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第一次魔法世界大战》《我能继承角色天赋》《不正常型月》《神话:灵性支配者》《1978合成系文豪》《你不许再亲我啦[快穿]》《三塔游戏》《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

黑岩小说网【hyxs2.com】第一时间更新《中国历史名人之五》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仙工开物

仙工开物

蛊真人
火山中,先贤大能遗留的机关仙宫,渴望着后继者。母亲舍命争取,获得仙宫宝印,临终托付宁拙。我佛心魔印!渡己为佛,渡人成魔。掌印者,轻刻心印,驭机关若羽。众人御之,神疲意重;宁拙则以一纵万,轻盈若舞。宁拙:“娘,孩儿一定不负您的嘱托,取得那仙宫!”正是:仙偶通灵秘,工巧合至理。开宇出新境,物华与天齐。古钟传法度,月下舞清辉。真身具万象,人间谁与敌!
其他 连载 59万字
八零对照组再婚后,逆风翻盘了

八零对照组再婚后,逆风翻盘了

橙子棠
沈欢喜很倒霉,头婚嫁了个凤凰男,二婚嫁了个妈宝男。她忙着给家里挣钱,劳心劳力付出,对两个女儿疏于关心,不知道头婚时凤凰男背着她虐待孩子,也不知道二婚后妈宝男一直在女儿跟前挑拨离间。几经磋磨,两个女儿心受重创,自卑怯弱,还和她产生了很深的隔阂,以至于母女老死不相往来。再后来,大女儿因沙尘肺丢了工作,宁可去捡破烂谋生也不求助于她;小女儿患了肺癌,也不愿告诉她,最后因为没钱去医院,活活病死在破旧的出租屋
其他 全本 67万字
天倾之后

天倾之后

佛前献花
我们的世界被污染了。超凡生物的出现,鬼怪的传说,修行与进化,奇物与术的碰撞,跨界的大门被打开,有人争渡,有人逃离......这一切的开端都在天倾之后。
其他 连载 235万字
和男主同归于尽后

和男主同归于尽后

画七
奇幻预收薛妤少时身份尊贵,是邺都捧在掌心的小公主,后来,她在六界审判台诸多死囚中,一眼挑中了奄奄一息,全身仙骨被剔除的松珩。谁也想不到,那位被小公主随手一指,手脚筋齐断,连站都站不起来的少年,后面能咬着牙,吞着血,凭借着手中的剑,一步步往上爬,王侯、道君、宗主,直至登顶仙界君主之位。薛妤总认为,人心就算是块石头,也能捂热。她数千年如一日地捂着松珩这块石头,结果没等到他半点温情,反而等来了他带兵踏平
其他 连载 99万字
志怪书

志怪书

金色茉莉花
松风吹断茶烟,白云堆里,神仙安眠。不觉梦起当年,村口树下,老人讲古,那些惊呆幼童的神仙鬼话、狐精山怪,不真也不幻,诡谲也浪漫,仍是觉得妙不可言。
其他 连载 88万字
如见雪来

如见雪来

杨溯
高冷禁欲猫妖攻X吊儿郎当流氓受-秘宗甲级通缉犯苏如晦病重惨死,甫一醒来,便发现已是五年后,他成了秘宗首徒桑持玉的新婚夫侍江却邪。桑持玉,苏如晦的生死宿敌,昆仑秘宗最负盛名的武官。昔日的天之骄子,不知犯了什么错被废右腿,满身鞭伤,苟延残喘。罢了,看在他这么惨又长得俊的份儿上,冰释前嫌吧。苏如晦心想。苏如晦一面为他治伤一面感慨,“这鞭子抽得你浑身没一块好肉,谁对你这么狠?真不是人。”桑持玉静静抬眼,道
其他 全本 7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