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写作是一个门槛最低的投入。但是很多人都坚持不到最后,因为它前期投入的时间太长了,收效很缓慢,很多人就逐渐被时间淘汰了。
但是我认识的人里面,依然有很多通过写文字最后改变了命运。我的学员飘扬,她在公司做人事工作,本来月薪只有6千多。因为业余爱好写文字,公司的新媒体运营也是她负责编辑管理。
随着文字的不断成熟,因缘机遇,飘扬有幸得到签约出书的机会。
同事们对她更是刮目相看,公司领导也发现了她,提升她为宣传部主任,给她再次涨薪,月薪达到1万2,五险一金福利照样有。且一周只要工作三天,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写作,领导说这是公司第一位出书的才女员工,要多照顾栽培。
这种就是通过写作得到了职业上的发展,也许文字本身这多年给她带来的收益并不明显,但是随着以后被更多的人认识。那么她曾经写过的文字,她的职场路,她的整个人身价都会得到大幅提高。
还有一位西北普通农村妇女,被称为“拇指作家”的马慧娟老师,她本是一个在田间地头做繁重粗活的中年妇女。
但是因为爱好文字,2008年她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大约是在2010年,她无意中发现QQ空间可以写文字发表,从此不管是挖地还是去山上干活,别人休息的时候都在聊天。
她就掏出手机在那里摁摁,一次写上几百字的生活随笔,回家再整理。记录她那片风沙肆虐的黄土地,以及她周围人们的生活状态。
她在QQ空间上写文章,QQ也是对所有人开放,像她这样只有初中学历,一个农民妇女却有这样的爱好,自然得到别人的注意,她还是回族人。
大家对她充满着尊敬和佩服,很多网友转发鼓励支持她,甚至有网友给她充话费,寄来旧手机,还有网友姐姐帮她投稿,发表在《黄河文学》等纯文学杂志。
她人生的第一笔稿费是900块钱。她把这个喜讯发布在QQ空间,她的QQ空间顿时沸腾了,大家都为她开心,有人介绍一些媒体资源关注到她。
随着小圈子里面的宣传,马慧娟也越来越自信,文字写得更起劲,起早晚睡都是在写文,随着她文字的不断发表,2015年,新华网对她做了一个全面的专访报道,她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2016年,宁夏市的某编辑辗转联系到她,想推荐她去北京鲁迅文学院系统的学习文学知识。她说鲁院,我是很想去,但是我现在田地的活太多了,等农闲的时候再去。
那位编辑说对马慧娟的境遇感到同情,同时尊重她的选择,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尊重远比同情更重要。
2016年是马老师的本命年(36岁),也是她人生的第一个巅峰,她不但顺利地去了鲁迅文学院进修,而且还登上了超级演说家的舞台,被全国千千万万的人认识,对于很多文字爱好者都产生了非常大的鼓舞。我就是被她影响的其中一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黑岩小说网【hyxs2.com】第一时间更新《谁的逆袭不带伤》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