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逆袭不带伤》转载请注明来源:黑岩小说网hyxs2.com
写作三年,如何实现了从0到1?
浏览一些网络平台,常常看到关于写作的话题,的确现在很多手机APP可以直接发文,可以说现在是全民写作的最好年代。
我是从2016年开始连续写作,算起来有三年时间。没有通过写作实现什么荣华富贵,但是我实现了从0到1。
我算是赶上了简书平台的第三波红利,在2018年4月前,只要不错的文章是可以上热门,每篇阅读量至少是好几千,阅读量过万的文章,我就有10篇。因此我被很多人认识,大家点赞留言,鼓励评论,这也是激励我继续写下来的原因之一。
我写作一年的时候平台给我出了电子书。又过三个月,签约了简书。文章上了人民网,阅读量数十万。签约百度问答,做直播课,打赏,流量主,写软文,月入过万。很多人都说我一年出头时就得到这么多是很幸运。嗯,算是幸运,这必须承认,但幸运也是努力的一部分。
写作路上,每隔几个月都有一点小确幸,这是一个作者坚持下来的动力源泉。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一个认真的点评,一个点赞或者是陌生人的1元打赏,在一个作者的初期,都是莫大的鼓舞。那时被打赏的1元,比它在后期的100元意义要重大。
如今我做直播课快两年,累计学员有万人,带领影响着小伙伴们一起写作。我实现了出书的梦想,加入了中国散文学会,安庆市作协会员,池州市作协会员。
觉得自己找到了组织。加入当地作协,是希望多结识本地作者们,老一辈作者传统文学功底深厚。
不管是和年长的作者,还是比我们小很多的95后,大家在一起都有相互学习的地方,有思想火花的碰撞,欣赏学习他人的长处。
年初安徽大皖新闻对我的新书做了报道,还有新华网,搜狐网,中国资讯网等100多家网站有同步专访。地方文化馆邀请我兼职当编辑。最近还受邀帮华侨老乡做代运营,他们也让我看到了国际化的视野,拔高了眼界思维。知识无涯,学无止境。
写作三年来,对我的提升是多样性的,持续写作必然倒逼我大量输入。阅读,行走,参加了很多名家的授课讲座。
曾经在书上,名杂志上看到的名字,居然在现场听到他们的传授经验,一起吃饭合影。他们并没有想象的高不可攀。
当我们足够努力,读者和作者终有一天也能成为朋友。我常对学员说,不要盲目地崇拜任何人,偶像是用来激励自己更好地成长,学习他们的闪光点和某种精神。在追随他们的同时,切记自己一定要努力进步。
因为文字结识了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他们会热情邀我去当地玩。有位在桂林开客栈的老学员说,随时去给我倒腾套房子住。有山东的文友邀请我们组团去看海,这一切在我写作之前是没有的,那时对旅行没有概念,觉得有那功夫还不如在家睡觉。
这两年又相继入驻了其他平台,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的那篇《过去的十年》全网拥有了千万阅读量,仅掌阅平台留言就达4500条。《只同别人学,只和自己比》阅读量百万,《婆婆也是妈》有20多家微信公众号转载,《那年,陪母亲交公粮》在本地多个县、市的公众号转载。
还有热心读者把我的文章录音上传到喜马拉雅,也曾得到过百万粉丝网红猫老师剽悍江湖的采访。
当你持续写着写着,就会有机会产生,好似被一股神秘力量在推着走。一个作者不可能篇篇精品,或许写上100篇,200篇才有一篇拿得出手,而这一篇的价值超过了其他所有。但没有那99篇、199篇,也就没有那一篇。
想起我在写文字之初,常听到身边有人说,写作这条路不好走的,你都30岁了,要学历没学历,要年龄没有年龄。中国一年毕业的大学生有数百万,要是你初中生都能写出头,那么好走的路还轮到你吗?
两年多前有人在我微信公留言,我真佩服你怎么就敢写,还敢发出来。我觉得很多人写得都比你好。
真是不知道他是褒义还是贬义。现在若有人再这样说,我会回答他,不管我写得好不好,好歹我坚持了三年,平均隔天一篇,100多万字,我还发布很多平台,你也试试写上三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忍者记事》《在北宋当陪房》《打赢复活赛后被遣返龙族》《普通人,但怪物之母》《疫病之上》《文豪1978》《岁岁平安》《种花家的兔子[星际]》《不正常型月》【大红书】
齐帆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黑岩小说网hyxs2.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