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小说网【hyxs2.com】第一时间更新《音乐经典(下)》最新章节。
《黄鹤的故事》
施咏康,1929年生于浙江镇海,作曲家。从小热爱音乐,1948年入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音乐组,跟谭抒真、杨秉荪学习小提琴,并开始练习作曲。1950年发表第一首作品《送粮山歌》。同年3月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贺绿汀、丁善德、邓尔敬、桑桐等。作品有管弦乐《第一交响曲——东方的曙光》《圆号协奏曲——纪念》《第一弦乐四重奏》、弦乐四重奏《白毛女》(与朱践耳合作)、大提琴独奏曲《回忆》《叙事曲》、钢琴独奏曲《序曲》及电影《羊城暗哨》《今天我休息》配乐作曲等;论著有《管弦乐队乐器法》《管弦乐队配器法》等。1981年曾应邀参加“亚洲作曲家大会及音乐节”的活动。
交响诗《黄鹤的故事》是施咏康1955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作品,1956年首演于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周,1957年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铜质奖章,此后曾被一些世界著名交响乐团演奏。
这是一部根据民间传说创作的单乐章交响诗。
该曲用奏鸣曲式写成。开始在轻柔平缓的弦乐颤音背景上,由双簧管与长笛先后奏出引子的主题,平稳的和声、清淡的乐器组合,把秀丽宜人的江南水乡与人们和平生活、劳动的情景描绘成一幅迷人的水墨画。
呈示部主部主题是艺人老马的主题。它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江南民间音乐风格。当清脆的竹笛演奏这一主题时,使人联想到这就是艺人老马美妙的笛声。老马与人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乐曲在竖琴琶音与小提琴泛音的衬托上,利用乐器的变换交替,描述老马的离去,即音区音色的变换交接,由高到低,由强而弱,主部主题慢慢地消失。
连接部的短小华彩句由钢片琴演奏,纯四度双音的连续四五度跳进,音型华丽,充满幻想。
呈示部副部,有两个主题,分别刻画黄鹤形象的不同侧面。
副部第一主题是轻快、抒情、歌唱性的。在铃鼓固定的节奏型伴奏下,先后由小提琴、单簧管、长笛及木管与弦乐四次重复,表现了黄鹤边唱边舞、抒情优美的动人形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黑岩小说网】地址:hyxs2.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