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小说网【hyxs2.com】第一时间更新《音乐经典(下)》最新章节。
《梁山伯与祝英台》
何占豪,1933年生于浙江诸暨,作曲家。曾在浙江省越剧团乐队工作,后进入上海音乐学院进修班学习小提琴,并和几位同学组成“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探索小提琴作品创作和演奏的民族风格问题。《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种探索的结果。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交响诗《龙华塔》、越剧音乐《孔雀东南飞》等。
陈钢,1935年生于上海,作曲家。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丁善德院长及苏联专家阿尔扎马诺夫学习作曲与理论。在校期间,他即以与何占豪合作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蜚声中外。他的作品还有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等。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该曲创作于1959年。曲作者何占豪、陈钢根据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运用戏曲手法,借用越剧唱腔,创作完成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脍炙人口的小提琴协奏曲。
该曲在继承中国传统戏曲特色的基础上,根据作品的需要,借鉴了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充分表现了戏剧冲突。在小提琴的演奏技法上,吸取了我国传统乐器(二胡等)的滑指、揉弦等表现手法,增强了小提琴和乐曲的表现力,酣畅淋漓地描绘了同窗共读、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楼台相会等场景,大大丰富了乐曲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小提琴协奏曲的典型代表。
这部作品以越剧唱腔为基本素材,巧妙地将西洋奏鸣曲式与中国戏曲章回式的结构形式、西洋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糅合在一起,通过呈示、展开、再现三个大部分,深入细腻地描绘了梁、祝二人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历程和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场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黑岩小说网】地址:hyxs2.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