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小说网【hyxs2.com】第一时间更新《孙中山平叛》最新章节。
孙传芳兵败南昌
就在蒋介石阅后坠马前后,吴佩孚正指挥他的部队在北京的南口同冯玉祥的国民军激战,一时无法脱身。他便一边命令湖北督理兼第二十五师师长陈嘉谟和原湖军总司令李倬章一起赴前线指挥作战,一边调河南的两个师南下增援。他在电报中说:“你们一定要保住鄂南,决不能让战火蔓延到洞庭湖以北来。否则军法从事。”即使这样,陈嘉谟等人在汩罗江一线布下的防线还是没能挡住北伐军的攻势,双方在湖北的汀泗桥一带形成了对峙。
汀泗桥镇位于武汉铁路咸宁以南,为鄂南第一门户。镇东的塔脑山一带是一片连绵起伏的陡峭山岗,汀泗河蜿蜒曲折自西南向北斜穿汀泗桥镇,沿山岸西脚流过。汀泗桥的地势是易守难攻。但只要北门一开,那武汉就剩下贺胜桥一道门户了。
8月20日,吴佩孚得报汩罗江防线全面崩溃后,便带着一部分部队星夜乘火车南下,于25日到达汉口,决定死守汀泗桥,待援军到达后再图挽回败局。双方于27日在汀泗桥展开了一场激战。吴佩孚的军队哪里是北伐军的对手,一场激战便弃阵而逃。叶挺独立团原是预备队,但加入战斗后,便一路猛冲猛打,一下子就占领了咸宁城,为后续作战创造了良好条件。
惊恐万状的吴佩孚又连忙把他的精锐部队调往贺胜桥一线进行防御,并亲自督阵,继续顽抗。但北伐军全军有进无退,于8月30日占领了贺胜桥。这真是兵败如山倒,气急败坏的吴佩孚砍下了团营长的头,并挂在电线杆子上示众,还是阻止不住潮水般向后退却的官兵。无奈,吴佩孚只好全力防守武汉三镇了。
吴佩孚决定死守武汉三镇待援。31日他电催还滞留在直、豫的靳云鄂、田维勤、魏益三等火速南下,以解武汉之危。又致电孙传芳从江西出兵,攻击北伐军的后方。又调川军杨森部东下援鄂,但京汉线上的吴军虽经严电催促,却始终姗姗来迟。
吴佩孚在武汉,望孙传芳之援如大旱之望云霓,然而孙传芳则按兵不动,坐观成败。此时,他正在南京城附庸风雅,召集骚人墨客,搞什么“文酒之会。”他让当时臭名昭著的“醒狮派”代他组织“三爱党”。所谓“三爱党”即指“爱国家、爱人民、爱敌人”。孙传芳认为吴佩孚已经日落西山,假手于革命党,比自己动手好。所以两湖的烽火,他在南京含笑而观。
9月1日,北伐军兵临武昌城下。9月3日,蒋介石也亲临前线指挥战斗。他见部队两次攻城未果,便下令首先攻取汉阳、汉口。汉阳、汉口的失守,吓得吴佩孚仓惶逃往河南信阳。武昌便被北伐军团团包围起来,成了一座死城。
10月10日,武昌终被攻克。
吴佩孚失去湖北后,元气已尽,部将靳云鹗、田维勤、王为尉、魏益三等拥兵自重。在冯玉祥、唐生智、张作霖的挤压下,吴军分崩离析。吴逃到四川,受杨森庇护。吴虽雄心不已,但属于他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在吴最为潦倒的时候,日本第一舰队总司令荒城二郎少将同日本海军驻华特务机关头子藤秀大佐率军官15人来到四川大竹,拜访这位落魄的吴大帅,表示愿供给私人借款100万,赠枪10万支、小炮500门、机关枪2000挺。
对于企图东山再起的吴佩孚来说,是个巨大的诱惑。吴却对日本人说:
“过去我有枪不止10万,有钱不止百万。可见成败,不在钱、枪上。我如果愿意借外债,引外援,何必等到今天。中国人的事中国人自了,贵国盛意我不能接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