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饮食与防治》转载请注明来源:黑岩小说网hyxs2.com
第五章:糖尿病自然治疗与辅助措施(9)
3.磺脲类降糖药的注意事项
磺脲类降糖药容易引起低血糖反应,严重时会引起低血糖昏迷。所以用量原则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用量。老年患者服用优降糖降糖时,更需要警惕低血糖昏迷的发生。少数患者发生皮疹,多形性红斑,胆汁性黄疸。极个别患者可出现骨髓异常。第一代的氯磺丙脲、甲磺丁脲及第二代的磺脲类药格列本脲(优降糖),偶见肝功能异常、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除格列喹酮(糖适平)可以服用外,其他磺脲类药物因从肾脏排泄发生障碍,而致药物积蓄引起低血糖,加之增加肾脏的排泄负担,故不宜服用。妊娠与哺乳期的糖尿病患者,不可服用磺脲类降糖药。
在服用磺脲类降糖药时,应在饮食控制、适当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上选用此类药物。否则,会加速胰岛细胞的衰竭。道理很简单,因为磺脲类药是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来满足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的,是加重胰岛细胞负担的一种办法。如果不控制饮食,不去运动,胰岛素的需求量则会增大,加之药物催促作用,有效的胰岛细胞在两面夹攻下,只会出现过早衰竭。所以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一定要做好。
在选择磺脲类降糖药时,只能选其中的一种,不能两种药同时叠加着服用。
由于胰岛素分泌增加的同时,除了降低血糖外,还使脂肪合成增加。体重增加容易加重胰岛素抵抗,为此严格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就必须坚持。
各种磺脲类降糖药虽属同一类,但每一品种各有特点,在药物的作用时间、药物效力、排泄途径、药物的剂量等都有不同,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凡是降糖药,随便购来就服用的办法是极不科学的,有时是有害的。
由于糖尿病并发症及伴随病症较多,在服用磺脲类降糖药时,必须注意与治疗其他疾病药物的相互影响与干扰。有的能引起磺脲类药物降糖能力的增加,有的则减弱磺脲类药物的降糖效果。而另一类药物可以影响到升降血糖的激素。因此,必须予以充分了解。特别是在降低血糖方面的协同与拮抗关系。
增加磺脲类降糖效果的药物有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磺胺类、甲氧苄胺嘧啶、丙磺舒、青霉素、环磷酸胺、氨甲喋啶、抗凝剂、双香豆素等。它们是通过在磺脲类药与血浆蛋白结合部位发生竞争置换,使磺脲类药游离而增强其降血糖作用。但对第二代磺脲类药则无此作用。氯霉素、保泰松、双香豆素及磺胺苯毗等因抑制酶系统,有协同降糖作用。能从肾小管分泌与氯磺眠等发生竞争,抑制磺脲类排泄的药物,如丙磺舒、保泰松、双香豆素和其他有机酸类药物,亦可加强磺脲类的降血糖作用。
降低血糖的药物是通过抑制体内升糖激素来加强降糖效果的。有心得安、胍乙啶、可乐宁、麦角胺、痢特灵、灭滴灵、他巴唑、二硫基丙醇、苯丙酸诺龙等药物和酒精。
拮抗磺脲类降糖作用的药物,也就是使血糖升高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雌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氨茶碱、麻黄素、咖啡因、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福平、噻嗪类利尿药、甲状腺素、链霉素及烟酸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