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糖尿病日常保健与家庭康复(5)
控制血糖的原则
糖尿病致病因素是血糖的升高,而血糖的升高是胰岛素缺乏而造成的。所以控制血糖方法的要点,一方面是尽量减少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包括克服胰岛素抵抗;另一方面是设法使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以供需要。
控制饮食中的总热量是减少对胰岛素的需求的途径之一。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主要由每日进食的饭量,吸收营养的多少决定的。食量越大,吸收的三大产热的营养素越多,需要的胰岛素量越多。所以,糖尿病治疗中的控制饮食,就是为了减轻胰岛素细胞的负担,减少胰岛素的需求量。不过并不是吃的越少越好,因为人要生存,必须从饮食中,吸取足够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否则,还会造成营养不良,有损机体健康。所以说糖尿病的控制饮食,实质是平衡饮食疗法。身体需要多少热能,就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地摄入能产生这么多热能的食物。这就是控制饮食的原则。
避免心理压力过重,保持良好心态,也可以减少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因为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喜过悲、疲劳过度可以致使几种血糖激素分泌增多,对抗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使血糖骤然升高。如果保持平和心态,升血糖的激素少了,胰岛素的需求也自然随之减少。
克服胰岛素抵抗现象也是减少胰岛素需要量的方式之一。胰岛素抵抗是因为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所以就需要胰岛素代偿性分泌增多。如果克服了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的需要量自然就会减少,克服与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具体方法,是通过限定每日总热量的摄入,即饮食控制和增加每日总热卡的消耗,即适当运动来减肥,控制体重;还可以使用药物如双胍类和胰岛素增敏类的噻唑烷二酮,提高胰岛素的效能。
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和供给是控制血糖方法的原则之一。I型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组织的破坏,胰岛素的供给量绝对不足,这种情况只要保证提供足量的胰岛素就可以了。关键是胰岛素用量的把握。对II型糖尿病来说,情况复杂一些。包括药物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补充胰岛素;口服降糖磺脲素药能刺激胰岛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满足机体需要;当II型糖尿病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甚至功能衰竭,再无力分泌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失效,自身也绝对缺乏胰岛素时,体外供给胰岛素就是必需的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中的个体化原则
虽然说治疗糖尿病的总体原则是相同的,治疗方向也是一致的。但由于疾病的类型不同,病情的轻、重程度的差异,病程长、短的不同,劳动强度与生活习惯的有别,病情发展阶段的各异等等,采取的治疗方案是迥然各异的,这正是治疗中的个体化原则。
对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胰岛素缺乏程度较轻的情况,此时要着重克服胰岛素抵抗、减轻和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达到既降低血糖,又防止或延缓β细胞功能衰竭的目的。这类糖尿病患者的个体治疗原则以控制热量摄入,增加热量消耗,减轻体重,服用二甲双胍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或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为主。
有的患者胰岛素显著缺乏,甚至处于胰岛功能衰竭状态,此时,要坚决进行胰岛素治疗,否则会危及生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犯罪专家在恋综杀疯了》《大将》《神农道君》《重回年代赶海打猎》《东京:超凡寄生》《我在无限游戏里封神》《晋末长剑》《空间渔夫》《回到过去做财阀》《游戏搞到一个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