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黑岩小说网】地址:hyxs2.com
刘歆
刘歆(xin,?—23),西汉末古文经学派的开创者,目录学家、天文学家。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任黄门郎、中垒校尉。继承父业,总校群书,撰(zhuan)成《七略》,对中国目录学的建立有一定贡献。
刘歆是西汉皇室宗亲,其父刘向是当时的知名学者,博通经史,在天文学方面也很有造诣,在朝廷中做过官。少年时代的刘歆已精通了《诗经》、《尚书》等当时被认为是最古老、最经典的书籍。当时的西汉皇帝是成帝,他听说刘歆小小年纪学识渊博,特意召见了他,让他做了黄门郎,这是刘歆走上天文学研究和进人政治舞台的第一步。
河平年间(前28~前25年),皇帝令刘歆与其父一同负责整理、校订国家收藏的书籍。刘歆有机会接触到当时的各种书籍,他更加如饥似渴地钻研,无论是史书、典章制度、政论文章,还是诗赋、科学著作等,他都认真研习,成为一位无所不通的大学问家。建平元年(前6年),刘歆的父亲刘向去世了,皇帝任命刘歆为中垒校尉,统领校书工作,完成他父亲未竟的事业。
汉成帝死后,汉哀帝继承了皇位,西汉王朝的统治权逐渐落入王莽手中。王莽在汉哀帝面前盛赞刘歆才能卓著,品行高尚,推举他做了侍中大中大夫,此后又逐渐升为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成为显赫(he)人物。刘歆在校书时发现了一本《春秋左氏传》,认为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书,建议国家设立专讲这本书的学官,同时提出另外三本书《毛诗》、《逸礼》、《古文尚书》也应专门设立学官,当时各科讲学的博士都反对刘歆这一建议,刘歆就给主管学官的太常博士写了一封信,批评诸儒生抱残守缺,拒绝接受新的发现,以自己的偏见反对真理。这封信在儒者中激起了轩然大波,当时著名儒者纷纷以各种形式攻击刘歆,指责他改乱旧有章法,诋毁西汉历代皇帝建立的制度。刘歆不得不采取退避的方式,主动提出离开京城,到地方去做官吏。不久,汉哀帝死了,王莽已经完全掌握了朝政,王莽非常欣赏刘歆的学识,他向皇太后推荐刘歆,皇太后任命刘歆为右曹太中大夫,很快又提升为中垒校尉、太史令、京兆尹,并封为红休侯。
始建国元年,王莽正式做了皇帝,刘歆被封为国师、承新公,是当时皇帝之下权力最大的四辅之一。但是,刘歆此后为王莽做的事越来越少。到了地皇四年(23年),各地反王莽的起义势如烈火,王莽政权摇摇欲坠。王莽手下的另外两个重臣劝刘歆与他们一同起来反对王莽,刘歆终于同意了劫持王莽,投奔南阳新建立的汉政权。计谋已定,遗憾的是,迷信占星术的刘歆,坚持要等到太白星出来再举事。太白星就是金星,中国古代占星术认为它是一颗掌管战争的星,顺着它的光芒进兵就能打胜仗。刘歆的迷信害了他自己,为等太白星出来,他们不得不推迟行动,结果延误了时机,机密泄漏,刘歆被迫自杀。一个伟大的天文学家却成了占星术的牺牲品,演出了一场历史的悲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转载请注明来源:黑岩小说网hyxs2.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