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黑岩小说网】地址:hyxs2.com
张少帅再背黑锅
1933年3月4日,日本侵略军攻占了热河省,全中国舆论大哗。由于张学良是热河保卫战的指挥,热河失陷,罪责难逃。他再次成为南京政府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替罪羊。他的政治地位骤然下降,在国民中的声望、威信扫地。少帅又一次遭到举国上下的怨恨与谴责。
一时间,舆论界把“欺诈”、“生活放荡”、“花花公子”等种种丑恶言辞,一股脑地扣到张学良的头上。《中国评论家》杂志登载了致少帅的讽刺信,他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金的候选人。著名作家林语堂则以张学良收集文物癖好羞辱说:“张学良,你干得真漂亮!你为我们丢失了祖国大片领土,当然你也为我们保护了许多国宝。”在上海,大华剧团排演了时事新剧《不爱江山爱美人》,挑选相貌酷似张学良的王久龙扮演男主角,影射张学良和赵四。
赵四小姐的卧房,并不像一般年轻贵妇那样,把卧室布置得花花绿绿、香气缭绕,使人一进去便眼饧骨软。也许是这两年军旅生涯的熏陶,赵四小姐并不欣赏林黛玉式的弱不禁风,而是努力追求柔中有刚,妩媚之中藏着英武之气!所以她最喜欢《红楼梦》中的探春,她的房间布置也让小虹仿照《红楼梦》中的描绘,像探春那样把三间屋子并不隔断,当地摆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也像探春一样堆着各种名人法贴,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筒内插的笔也如同树林一般。
晚上10点多钟,赵四伏在大案上正在书写一副对联,张学良从保定返了回来。赵四一见,兴奋得连笔都没顾得收好,便快步迎了过去。赵四一边帮他脱去斗篷,一边欢愉地问他保定会谈的情况,可是连问了十来句,张学良除却摇头叹息之外,竟是一言不发!赵四再细看他的表情,只见脸色抑郁、两目发直,赵四猜测此去保定会晤,一定是发生了重大变故!
回想昨天,酒宴开过之后,整晚张学良都是兴致极高。他滔滔不绝地向赵四讲述请缨抗战的设想,讲述宴会上将士的情绪,并由“狗牌”香烟讲述了一个“半副对联慑群魔”的故事。这是十九世纪末的事,当时八国联军对我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北京。腐败的清朝政府没有抵御能力,便决计屈膝求和。开会“议和”那天,某国的一位代表,想借此侮辱中国人民。于是,他在会前对清朝代表说:“对联,是贵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你们如能对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如对不上,你们也应如此。”没等清代表回答,他便脱口念出了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这幅上联,在“琵琶琴瑟”四字上面,共有八个“王”字,显然是用来指代八国联军,同时也借以炫耀征服者不可一世的狂妄。在场的其它帝国主义分子听了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狂笑。清政府的代表中,有的呆呆地发笑;有的虽然胸有不平,但无词可答;首席代表更是惶惑不安,头晕眼花。这时,只见代表团中一位年青的书记员投笔而起,铿锵答对:“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魑魅魍魉”是传说中能害人的四种妖怪,联语不仅对仗工整,而且以蔑视的口吻严厉谴责了帝国主义象害人的“小鬼”一样,经常侵犯我国主权的罪行。其他代表听了,心里出了一口气,侵略者们听后,也个个愕然肃穆。那位挑衅的先生听了,瞠目结舌,不得已向北半蹲半跪地磕了一个头,引起哄堂大笑。
赵四桌上写的就是这副对联,这是张学良临走时叮嘱的,他准备请缨归来挂在军旅大帐中,一方面想以此来振奋民族精神、鼓舞士气,一方面则想劝告将士对付强敌日寇,应该有勇有谋。
赵四连着写了几副,本想请张学良回来挑选,可谁知张学良今晚归来不仅不闻不问,后来当赵四递送到他面前时,他竟也毫无兴味,无动于衷!赵四叫来副官,再细一打听,方知张学良到现在不光晚饭没吃,茶水竟也没喝一口。
赵四望望躺在床上,两眼痴呆的看着天花板的张学良,她心中很是担心、害怕。她悄悄地走出房间,找到了夫人于凤至。她们二人回到赵四的卧室,轻轻推开门,走进屋内,猛然发现张学良没有睡在床上,她们不禁心中一震!赵四急忙开亮电灯,这时才看到张学良根本没睡,他正身穿睡袍,独自站立窗前,手中握着一柄七星宝剑!
“汉卿——”于凤至招呼了一声。
张学良没有答应,也没有回身,他似乎正在凝神注视着窗外,可是赵四和于凤至都明显地感到他的双肩地激愤地抽动……又过了些时候,张学良猛地转过身来,举起宝剑,嗖地一声砍在了八仙桌上!桌子被削去了一角,桌上的茶具被哗啦啦震碎了一地……
张学良把剑一扔,悲愤莫名地大叫了一声:“我张学良有心杀敌,无力回天啊!”说完,连跑了几步扑倒在床上,抱枕呜呜大哭起来。
于凤至和赵四一见这情景,惊恐得面面相觑,竟一时不知所措,只能相对无言地陪坐在床旁的椅子上。也不知过了多久,张学良方慢慢冷静下来,向她们讲述了今天去保定会晤蒋介石的经过。
张学良是早晨5时,按照约定时间乘专车前往保定的,随行的有顾问端纳以及东北大学代校长王卓然等人。由于头天晚上的誓师宴开得非常成功,所以张学良几乎一夜都沉浸在兴奋之中。今天早晨,天还没有放亮,他就翻身起床,让赵四给他挑选了一套最新的军服,并特意在腰间佩戴上这把七星宝剑,看上去是英姿飒爽、神采奕奕。张学良满怀希冀,本以为凭自己和蒋介石的私人情谊,凭他们缔结金兰的手足关系,蒋介石对于自己的引咎辞职,一定会百般劝慰,坚持挽留自己。那样的话,他要全面向蒋介石陈述自己对于抗战的设想,请求他批给些枪炮弹药,然后请缨出战,亲率刘多荃、王以哲等精锐部队,征战塞北,血拚日寇,以自己的鲜血彻底洗清“不抵抗将军”之耻辱!
专车在辽阔的华北田野上行驶,此时积雪已经消融,杨柳吐绿,麦苗青青,暖洋洋的春光射进来,使人感到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一路上,欣欣向荣的景色使得张学良更加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专车于上午9时准时抵达保定,他一问守军,蒋介石停在了石家庄,并没有按照约定时间来保定。怎么回事呢?
张学良跑到车站站长室,亲自打电话给石家庄。电话叫通了,但接电话的并不是蒋介石本人,而是陪同蒋介石一起来的宋子文。
张学良询问蒋委员长何时来保定晤见?宋子文在电话中避开了这一话题,而对张学良说:“蒋先生有一项重要意见,要我先来保定与你商谈。因为太重要,电话中不便谈。我马上就去,咱见面时再详细商量。”
张学良一听这话,心生疑窦。宋子文所说的“重要意见”是什么呢?蒋介石召我到保定来,却又不直接交谈,而派宋子文先来商量,既是结义兄弟,有什么大事不好直接交谈呢?……张学良放下电话,颇有些郁郁不乐。上车后的踌躇满志,一下子减少了几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