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传奇一生感动世界的美国作家
天才一秒记住【黑岩小说网】地址:hyxs2.com
海明威:传奇一生感动世界的美国作家
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名字意味着传奇,这种传奇既贯穿他一生的始终,更渗透于他的全部写作生涯和生活之中。评论界对海明威向来评价不一。的确,海明威似乎是有多重身份,他是战士、拳击手、探险家、渔夫,但他更是一位有着明确奋斗目标的作家。让我们循着他的足迹,寻找具有传奇般个人魅力和经历的著名作家海明威的成长轨迹吧——
暴力与初恋
欧内斯特·密勒·海明威于1894年7月21日出生在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郊的橡树园镇,6个孩子中排行老二。精力充沛,健壮得像头小公牛的海明威,—继承了父亲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打猎、钓鱼的兴趣,这种热爱和兴趣伴随了海明威一生。当然,母亲的自尊好胜,对音乐、美术的良好感受力以及对语言文学的爱好,也伴随了儿子的一生。
海明威的童年、少年时期似乎没有创伤。他高大英俊,是校足球队队员。他学习成绩好,多才多艺,既是乐队大提琴手又是学校周刊《吊架》的编辑。海明威常常随父亲出诊橡树园北部印第安人居住的密执安湖畔。那里风景如画、民风淳厚。但是,海明威却看到一个印第安男人因为不堪忍受妻子分娩时的痛苦而割喉自杀,第一次见到压力下男人的死亡。他小时候两次离家出走,一次因为违禁猎鸟逃避法律,一次纯粹是为了“探险”。显然,“探险”使他明白世上还有莫名其妙的暴力和伤害,而在这个时代,暴力又常常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从此,暴力和死亡似乎成了他关注的主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海明威青少年生活的一个转折点。海明威千方百计来到欧洲战场,不幸在分发食物时被炸伤,在医院里过了19岁生日。受伤的经历,海明威终生难忘。刚回国时,海明威被当做英雄到处演讲。不过,经过多次演讲,受伤经历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他丰富的想像力或撒谎能力起了一点小小的作用。
真正的爱情体验是男人成熟的必经阶段。海明威体会到初恋时种种甜蜜幸福的情愫,是在受伤入院后。一面是受战争摧残的身体,一面是受爱情滋润的心灵,这种死亡与爱情对立的恋爱经历为海明威创造了一种“战争恋爱”模式。这种“战争恋爱”模式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他在《永别了,武器》中以艾格尼丝小姐为原型塑造了凯瑟琳,同时也使他明白:爱太容易失去,男人应该寻找不会失去的东西——勇气和尊严。不是由爱情肯定的尊严,而是由勇气和男人气概构成的尊严,做一个没有女人的男人。这段经历为海明威日后创作一系列硬汉子和没有女人的男人形象进行了心理上的准备。
暴力和死亡,战争的创伤,爱情的波折使海明威向成熟男人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使他日后的文学创作着力表现这样一些主题。海明威初步成熟,但成熟是要付出代价的,它意味着伊甸园的消失,真正严峻艰辛人生的开始。海明威这段心路历程在日后创作的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胜者一无所得》、《没有女人的男人》中再现了出来。通过贯穿于这些作品中的尼克·亚当斯的成长,反映了美国一代青少年从幼稚到成熟,从无知到了解人生,从情感的蒙昧到性爱的满足,从依附家庭到独立远游这一痛苦的人生转变历程。
海明威把一枚浸透人生各种滋味的青果给别人咀嚼,他自己,则正视着人生,开始了他孤独的战斗。
硝烟与创作
海明威从欧洲战场回来的一段日子,发现自己最想干的事是写作。于是1921年底,作为多伦多《星报》驻欧记者的海明威携带富有艺术气质的妩媚新娘哈德莉来到了世界之都巴黎,在此开始了他对文学和生活的探索。
肚子填不饱,对相爱的人来说不算什么,更何况海明威远大的作家梦支撑两人的信念。这时的海明威以顽强的毅力读书写作,并很快赢得了庞德、詹姆斯·乔伊斯、斯泰因小姐和菲茨杰拉德等著名作家的友谊。在巴黎的7年求学写作,是海明威一生中个人生活与作家人格最统一的时期。1925年海明威第一本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出版,这本书中一些短篇的内容,主要以他青少年时期经历为依据。
海明威是个自传性和自我质感很强的作家,从他的作品中大多可以看到本人的经历和情感。参加过世界大战的人很难忘记那梦魇般的日子,海明威在巴黎的所见所闻更使他迷惘痛心。他见到军功章在市场上廉价出售,一大批参战过的青年失去生活目标,整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在巴黎的所见所闻和他参战受伤的经历,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一些短篇小说出色地描写了战争在社会、感情和道德方面的涵义。更难能可贵的是,战争在海明威心灵上锻铸出他对人的命运的看法,这影响了海明威一生和他所有的作品。迫击炮的碎弹片成了残酷世界破坏力量的比喻,海明威和他的主人公成了寻求生存道路的受伤的人类的象征。
到三四十年代,海明威已经享有盛名,他到非洲的青山中寻找一种新的对抗,并反思了生活的富有与精神的懈怠,以一头风干在雪山上的狮子自励。海明威与哈德莉分离后,又与第二任妻子波琳感情出现危机,但这时他的创作个性和人格个性也日益突出。他以往在作品中建立的“勇气法则”此时演绎为一种个人色彩十分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一种正义感和使命感。纷纭多变的社会在他心目中只有正义和邪恶之分。因此,当西班牙爆发内战后,他站在民主政府一边,4次亲赴西班牙,不仅报道战况,还与民主力量并肩作战,几次为西班牙民主政府集资捐款。尽管海明威选择的世界在较量中失败了,但他却在悲剧的深谷中抛出了他以前从未写过的英雄——罗伯特·乔丹,1940年出版的《丧钟为谁而鸣》为他的探索开辟了一块新天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中外名人传记故事(下)》转载请注明来源:黑岩小说网hyxs2.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