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双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黑岩小说网hyxs2.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司马光阐述的齐家思想
周敦颐创立的北宋时期理学,是以儒家纲常伦理为核心而构建的。纲常即“三纲”和“五常”,是儒家伦理文化的主体,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古训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宋代涌现的一批实践儒家古训的志士仁人中,与周敦颐同时代的司马光,是其中的一个典范。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史学家和文学家。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他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为了“齐家”,除了自己以身作则外,还将历史上记载的这方面的人和事写进《家范》4卷中,让家人以此为榜样共同治家。
“家范”,顾名思义,就是家庭成员的典范。《家范》以《序》、《治家》为开头,论述了治家的重要性和家庭各成员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家庭从《祖》开始,依次论述了《父》、《母》、《子》、《女》、《孙》、《伯叔父》、《侄》、《兄》、《弟》、《姨姐妹》、《夫》、《妻》、《舅》、《舅姑》、《妇》、《妾》、《乳母》18个家庭角色。
在这之中,司马光用大量篇幅讲述的是《治家》、《祖》、《父》、《母》、《子》、《女》、《兄》、《弟》、《夫》、《妻》这些家庭角色。
在《治家》一章中,司马光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少数民族首领吐谷浑阿豺临死时,让20个儿子中的19人各折断一根箭,然后用绳子捆在一起,再让另一个去折这19支箭,结果折不断。
司马光用这件事告诫子孙: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会有力量,就会克服困难和战胜外侮。这说明治家不能只顾自己一人,如果那样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司马光还提出当家人要治好家,必须对家人无厚薄之分。为此,他用孔子的话作证:“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善为家者,尽其所有而均之,虽粝食不饱,敝衣不完,人无怨矣。夫怨之所生,生于自私,及有厚薄也。”
意思是说:家里的财产分配均匀,就没有人贫穷;家里的人能够和睦相处,大家就会团结在一起;家人相安无事,家庭就不会有祸害。善于治家的人,将所有财产都平均分配,即使是每天吃粗茶淡饭、穿破旧衣服,甚至吃不饱穿不暖,人们也不会有怨恨产生。怨恨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家长自私自利而且对待别人不公平。
在《祖》一章里,司马光讲述了两个故事,一个故事说,北宋时期一位名臣的祖先不教子孙礼仪和德操,只留下丰厚的财产,结果自己卧病在床,儿孙们偷去钥匙争抢财产;另一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令尹孙叔敖,他教育儿子不与别人争封地,结果封地世袭10多代。
司马光用这两个故事告诫家人:做祖辈的应从长远考虑,做真正有利于子孙的事,这样才能弘扬正气,家族兴旺。
在《父》一章里,司马光用春秋战国时期卫国大夫石蜡谏卫庄公的话说明做父亲的应该如何教育子女和疼爱子女。石蜡的谏言是:“臣听说过疼爱孩子要用义德规行去教育他,使他在人生路上不走邪路。过分宠爱会使他产生骄傲、奢侈、淫荡、放纵,这四者会使他走上邪路。教育孩子应该从小抓起,不要认为孩子小、不懂事而放纵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都重生了谁还深情啊》《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洞中避难所》《攻略男配的正确方法》【盘锦大有小说】《龙只想水群,不爱待在洪荒》《文豪1978》《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云朵和山先生》《男主怀了我的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