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9—2式中型坦克
黑岩小说网【hyxs2.com】第一时间更新《各国坦克科技知识(上)》最新章节。
中国59—2式中型坦克
研发背景
由于决策部门决定继续采用新技术改造现役老式坦克,以延长服役期,1979年开始进行相应技术准备,决定采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国内成熟的科研成果,再度改进59式中型坦克。
1980年,开始进行改进设计,改进后的坦克称为59—2式中型坦克,产品代号为WZl20B。其改进的重点是火炮、电台和灭火抑爆系统,以使其在火力、通信和对二次效应防护方面接近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如美国的M60A2、德国的“豹”1、前苏联的T—72等坦克)。
1980年3月,试制出两辆样车,其中一辆为战斗坦克,另一辆为指挥坦克。同年4月,对两辆样车进行了多项战技性能试验。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完善了改进设计方案,增加了转向液压助力操纵装置、动力室自动灭火装置等项目,并于1981年改装出1辆样车,同年4月完成了图纸和技术文件的整理工作。随后,投入小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1984年,59—2式中型坦克正式定型。
主要特点
59—2式中型坦克的改进,除继续采用在59—1式中型坦克改进中获得成功的12项技术外,其最大的“亮点”是采用了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三项技术,即105毫米坦克炮、VRC—8000电台和自动灭火抑爆系统,使59—2式坦克的作战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形成了一种战斗坦克。
105毫米坦克炮
59—2中型坦克安装的105毫米线膛坦克炮,是从国外引进的北约标准坦克炮,弹药为北约标准定装式弹药,弹药种类为105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其中,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初速达到1600米/秒以上,是一种技术先进、威力大、性能优良的坦克炮。
在1982年爆发的以黎战争中,以军装北约标准105毫米坦克炮的“梅卡瓦”1主战坦克,击毁了众多阿方的T—72坦克,就足以说明这种炮的威力。它是一种线膛坦克炮,抽气装置装在身管中部,而国产100毫米线膛炮抽气装置装在炮口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黑岩小说网】地址:hyxs2.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