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战略部署 第15章 毛泽东决定开发攀枝花 (第1/3页)
黑岩小说网【hyxs2.com】第一时间更新《战略调整:三线建设决策与设计施工》最新章节。
第三卷战略部署第15章毛泽东决定开发攀枝花
毛泽东指着挂在墙壁上的一张巨大中国地图,说道:“那就叫它攀枝花吧”。
1965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西南三线建设体制的决定》。
196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决定,成立中央攀枝花特区委员会、攀枝花特区建设总指挥部和人民委员会,由冶金部统一领导建设的指挥工作。
1964年5月的一天,毛泽东邀请周恩来一同商议三线钢铁联合企业的建设问题。
在丰泽园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巨大的中国地图,毛泽东问周恩来:“你说的那个地方叫什么名字?”
周恩来回答到:“那里荒无人烟,只有漫山遍野的攀枝花……”
毛泽东听后,随口说道:“那就叫它攀枝花吧”。
攀枝花位于四川、云南两省的交界处,金沙江横穿而过,这里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资源。
自从毛泽东提出建设攀枝花基地后,国家计委就立即组织了80多人的工作组,由程子华、王光伟两位副主任带队,前到成都与西南局和四川省委商讨建厂的事情。
西南局和四川省委的部分同志有不同的意见,认为在攀枝花建厂交通很不方便,人烟也稀少,农业生产的基础很差,生产生活都非常困难。他们建议作为大型钢厂,应该建在交通方便,有大城市作为依托的的地方,建议另选厂址,同时提出了18个可供选择的理想地方。
程子华带领着考察组,用了一个多月时间跋山涉水,对可供选择的厂址一一进行考察落实,也争取选择到最佳的理想地区。虽然许多是交通比较方便的开阔之地或靠近城市,但大部分地点都没有铁矿和煤矿资源,有的还要征用大量土地,而后目标也非常暴露,所以很多被否定了。大家认为只有3个地方可供实际选择,那乐山的九里、西昌的牛郎坝和攀枝花的弄弄坪。
工作组对这3个地方进行了评议,程子华同志和中央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及专家,都比较倾向于选择攀枝花的弄弄坪。
攀枝花虽然存在交通不方便的缺点,但却蕴藏着丰富的铁矿、煤炭、水利和木材资源,距离成昆铁路比较近,可以打通攀枝花与成昆铁路的连线,而且攀枝花与贵州的六枝、盘县、水城等大型煤炭基地比较近,有源源不断的煤炭资源供给。况且,攀枝花建厂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很具有战略性。虽然攀枝花处于崇山竣岭之中,但它不占农田耕地,通过开发,是充分利用的。
通过各种因素反复比较、衡量,大部分都认为攀枝花的弄弄坪是理想的建厂地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