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军心已定,民心可用 (第1/3页)
刘备去军营前,先到了大战后的城口。
刘备准备观察一番城墙的情况,顺便布置城池的防守。以免又有人来攻打,出现纰漏。
这时期能人不少,不是人人都和黄巾一样,只能凭借人多势众。
不少人都有不凡的眼光、能力,抓住泰山郡城池的防备力量不足,且有慌乱的弱点,能直接围困死刘备。
城口这时一副,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景象。
百姓箪食壶浆,有的甚至杀了家里的鸡,为保护郡城而受伤的士兵滋补身体。
这时的一只鸡,若是母鸡,可以说是一个家庭,重要的经济来源。
也有不少轻侠帮助将士,搬运黄巾尸体。期间偶有交谈,也包含敬佩之意。
在交流中了解到刘备麾下军队,虽然军纪严格,训练繁重,需要七天六训。
俸禄却比郡兵们高上三层,更是无人克扣。于是不少人连连询问,如何才能在刘备账下为兵。
将士受到了充分的尊重,自然昂首挺胸,以当兵为荣。
要知道这时,三天一训的士兵就可以称为良兵了。大多数都是五天一训,七天一训。
而且这时当兵的,很多属于各将军、家族的私人部曲。战时要上阵厮杀,闲事要帮助上面务农种田。
虽说有种种限制,刘备麾下将士的福利待遇的确很好。一两日就一次肉食可吃,平常还是一日三餐。
刘备能够如此行事,也多亏了董卓的帮助。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