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陆战武器 (第1/10页)
《国之利器:新中国自行研制第一批武器装备》转载请注明来源:黑岩小说网hyxs2.com
●1960年,军委装甲兵和五机部决定自行研制我国第一代主战坦克,一场自主创新设计和生产坦克的攻坚战拉开序幕。
●贺晋年说:“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最终应该走自己的路,研制、生产我们自己的坦克装甲车辆。”
●杨楚泉说:“每当我回忆起这段艰苦奋战的历史,都会被当时那种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高尚集体主义精神而感动。”
●陆战武器
共和国的历程・国之利器第一辆国产主战坦克
1960年,军委装甲兵和五机部决定自行研制我国第一代主战坦克,一场自主创新设计和生产坦克的攻坚战拉开序幕。
当时担任装甲兵副司令的贺晋年后来详细地介绍了我国研制第一代坦克时的情景,他说:
当时,我们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方向的选择,即依据我们的国情、军情,搞一些什么样的坦克装甲车辆?不能人家搞什么,我们搞什么。
当时,研制坦克的科研人员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我军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和主要作战方向;二是南北方千差万别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特别是南方地区多丘陵山地和水网稻田,江河密布,气候炎热潮湿。
经过充分的研究,中央确定了南方发展轻型和水陆坦克,北方发展中型坦克,同步发展南北通用的履带式装甲输送车的方针,并正式下达了各新型坦克装甲车辆的设计任务。
五机部接到任务以后,立即组织有关工厂和研究所,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新坦克的所需技术的预研工作,如激光测距仪、双向稳定器等项目,为新坦克的研制创造有利条件。
当时,坦克方面的专业科研机构、工业部门仅有三�研究室和六�研究所,两个单位总人数140人。其中近50人是翻译,既无经验,又无基本试验设备,只能担负资料翻译和现役坦克的某些试验和改进任务。
为了适应科研工作发展的需要,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建立了坦克科学研究所,受学院和装甲兵双重领导。
1961年11月,坦克科学研究所扩编为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下辖10个研究室和坦克试验场、南方试验站、试制工厂。
至1963年初,该院共有人数1710人,其中大专以上程度294人。
与此同时,坦克工业部门厂、所、院校的科研人员也发展到1300人。
这支科研队伍,虽大部分是刚出校门不久的青年学生,但他们干劲大、热情高、勇于探索、勇挑重担,日以继夜地奋战在科研室和试验现场,绘图设计,随图下厂,跟车试验,亲自参加车辆的驾驶、保养和修理。
1963年,装甲兵科研院根据军委装甲兵的指示精神,开始进行新坦克的方案论证。
1964年,装甲兵科研院提出新型坦克战术技术指标的论证方案。
1965年,五机部正式向有关科研单位下达新型坦克的研制任务,产品代号为“WZ一二一”。
1966年,有关工厂试制出了第一辆样车;1968年,试制出第二辆样车。
科研人员用这些样车和试验车进行了部分项目的试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抖音书院】《松田的酒厂二周目》《是兄弟就来踢球》《终极火力》《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三七书屋】【穿越了】《官人官色》【全本迷】《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