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技发展 (第1/10页)
天才一秒记住【黑岩小说网】地址:hyxs2.com
●邓小平说:“人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有几万留学生在国外,这是财富,要争取他们回来。”
●华罗庚说:“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之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科技发展
中国科大试办少年班
1985年1月26日,教育部决定,在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全国12所重点高等院校开办少年班,扩大少年班的试点。
围绕中国的教育,中央先是恢复了高考制度,后来,中共中央又采取了许多教育改革措施,少年班、博士后是其中的典型事例。
这些措施是在摸索中不断前进的。
早在1974年5月,物理学家李政道就提出过办少年班的设想。当年,李政道回国访问,通过周恩来向毛泽东建议:
可参照招收和培训芭蕾舞演员的办法,从全国选拔很少数,约十三四岁左右的、有培养条件的少年,到大学去培训。培养一支少而精的基础科学工作队伍,从而更好地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毛泽东同意了李政道的建议,但因为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当时并没有马上实现。
1977年10月,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致信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举荐江西赣州13岁的天才少年宁铂,方毅对这封信作了批示。
11月3日,这封得到方毅亲笔批示的信,直接促成几个月后,中国科大少年班的诞生。
1978年3月,中国科大创建了少年班。并于3月8日,举行了第一期少年班开学典礼。
少年班创办的消息一传出,引发海内外的广泛瞩目。对于以“神童”宁铂为代表的少年班的出现,无疑是那个年代上演的最振奋人心的“青春励志大片”。
少年班的创立,是为了探索中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规律,培养在科学技术等领域出类拔萃的优秀人物,推动中国教育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
中国科大原副校长尹鸿钧用“人才战略”来描述了少年班成立的意义。他说:
在那样一个科技人才严重断档的特殊年代,少年班的出现是服务于国家的人才战略需求的。
1978年3月18天,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同志在开幕式上做了重要讲话,指出“在人才的问题上,要特别强调一下,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邓小平讲的打破常规,可以说是中科大少年班的最直接写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不可以离婚》《冷宫皇子,签到登基》《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笔趣帝】《星空职业者》《穿越之两世》《龙只想水群,不爱待在洪荒》《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大明:嘉靖修仙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