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闪电战斗机 (第1/2页)
英国闪电战斗机
简介
该机最突出的特点是上下并列的发动机。之所以如此,贤庭居士我认为:设计师为了抬高座舱,改善飞行员视野,才采用了这种令人惊奇的设计。“闪电”式截击机为了在机首的激波锥内安装雷达,不得不加大其直径。
同时,为了合理为两台发动机供气,进气口直径也要加大。如果按照我国的歼八方式水平安置发动机,则可能造成座舱过低、视野不佳的后果。在进气口直径、激波锥大小既定的情况下,上下并列两台发动机的直接后果就是抬高了机身与座舱,也加大了机翼的净面积。假如采用类似F—100“超级佩刀”的椭圆形进气口,可能会造成正圆形的激波锥与其不匹配。如此看来,上下安装两台发动机实属明智之举。
另外,“闪电”式战斗机的机翼设计的也很有趣。见过该机实物或模型的朋友都知道,该机的机翼扭转得很厉害。与多数飞机不同,该机的主起落架在机翼上向外收起,翼下空间有限闪电战斗机,迫使设计人员不得不将副油箱安放在机翼上。
参数
翼展10.61米;机长16.81米;机高5.97米;机翼面积44.08平方米,主轮距3.89米;闪电战斗机飞机正常起飞重量18000~190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21770公斤;空重13400公斤,空战重量16600公斤。机内携油量3800公斤;全机的空战推重比8.7牛/公斤,最大翼载494公斤/平方米,最大使用过载7.0;最大平飞速度2335公里/小时;或1200公里/小时;最大允许表速1250公里/小时,最大巡航速度957公里/小时;水平加速时间210秒;最大爬升率254米/秒;实用升限18300米,作战半径370—830公里,转场航程2040公里;起飞滑跑距离800米,着陆滑跑距离780米。
结构
英国人的飞机设计一贯标新立异、也一直保持其独特的风格:美丽、怪异、再加一点浪漫。“闪电”式战斗机的设计特点,在今天看来也仍然值得我们玩味一番。“闪电”式战斗机的气动布局,采用后缘切口的三角形上单翼和底位置平尾布局,2台发动机上下排列于机身内,整个机身的面积分布符合于面积律要求。
“闪电”式战斗机的机翼是一种悬臂式上单翼。采用英国电气公司自行开发的ASN1/3基本翼型。前缘平均后掠角为60度,后缘后掠角52度,相对厚度大约5%。为了改善流场,机翼前缘开有一个缺口,它的作用相当于涡流发生器。机翼采用全金属五梁抗扭盒形结构,其铝合金上下蒙皮之厚度约5毫米。在主起落架舱处采用波纹板夹层结构的壁板蒙皮,左右两侧的机翼在机身中线的中央翼肋处对接。翼盒的内侧为整体油箱,外侧则为主起落架舱。机翼上的副翼呈长方形,具备“角式补偿”,并位于机翼外侧平直后缘上,和机身的纵轴垂直,利用液压助力器操作。大面积的单块襟翼在下偏时平行于机身纵轴进行移动,也由液压驱动。此外,襟翼和机翼前缘的内部均被用作燃油箱。
“闪电”式战斗机的机身横截面形状接近于竖长方形,纵向轮廓线几乎均呈直线。而且它的截面积沿机身纵向的分布几乎是不变化的。在机腹下,有一个“闪电”式战斗机独有的保形吊舱,它和机身腹部圆滑过渡,阻力被减至最小。吊舱的前1/3一般用来安置军械、而后2/3用来容纳燃油,真可谓用尽心计。机身采用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后机身上面、垂尾前方安装了两块液压作动的减速板。
“闪电”式战斗机的尾翼采用悬臂式全金属结构,平尾翼尖和方向舵采用蜂窝结构。单块式全动平尾的安装位置很低,籍以避开机翼的尾流。平尾前缘的后掠角为60度、和机翼相似。它的面积差不多等于机翼翼根后部的那个缺口部分。垂直尾翼的顶部呈平直方角形状。“闪电”式战斗机的尾翼都没有考虑采用调整片。所有操纵面都用液压助力器进行驱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