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沈小全惊贼急中生智,贪心人狠心手段升级
天桥,顾名思义,天子走的桥。这座桥修建于元代,但成名于明清两代,明清的皇帝要去天坛祭天,天桥是必经之地,所以就有了这个名字。
从明朝朱棣迁都之后开始,天桥两边开始有小买卖出现,日后逐渐增多形成规模,到了清末你就看吧,饭馆饭摊,药铺药摊,打把式卖艺,唱小曲,说相声,看手相看面,五行八卦样样都有。这里也就成了北京城内居民还有外地来京游人经常来的地方,有钱的过来有中高端的场馆供你娱乐,没钱的逛逛不花钱一天也能看到不少玩意儿。清朝有诗人赞叹: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
对于卖艺的人来说,只要你有真本事在天桥租一块地皮就能赚到钱,没有真本事或者本事太少在天桥是混不开的。观众看玩意儿不是强制收费,全凭个人喜好零打钱,你玩意儿不好观众自然不捧场,你也就没钱赚。所以天桥的艺人是个个有绝活儿。著名的天桥八大怪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版本,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能人太多。
李宗方要去的文武场子在天桥市场西南角,这里云集着各种杂耍艺人,其中最火的场子有两个,一个是两位德字辈相声艺人的相声场子。另一个就是他要去的沈大全的场子,这场子最早是武行为主,后来生意不错也就扩大了,增加了变戏法和小戏,三季红当年在这里就是唱小戏的。
李宗方听师父说过,这个场子在天桥属于最红火的,班主是来自武术之乡河北沧州的沈姓一家兄弟二人,据说家里长辈当年都是闹过义和团的。后来义和团失败就以撂地为生,因为都是真功夫,所以特别火,那班主沈大全耍的一手好大刀,只是现在不到关键时刻不使了,都是他弟弟沈二全耍。
现在是上午,天桥的热闹主要是下午,所以大部分场子都是下午开。沈家赚钱多的一个原因还在于他们不光下午赶正地,上午也上早。现在场子外面已经围了一帮游人在叫好呢,听声音正是有人在场子里呼呼生风耍大刀呢。
李宗方走得近了赫然发现在人群中有贼,只见一个人站在一位少爷打扮的游人身旁,脖子伸老长往场子里看,手却在下面摸向那少爷的身上。李宗方紧张起来,要不要提醒一下?可贼还没下手,捉贼拿赃啊。
正想着办法李宗方已经靠近了场子,此时场子里一个大汉正举着一杆大刀上下飞舞,一个小伙计敲着锣在场边上助威,眼看大汉的大刀越舞越快,周围游人的叫好声一片,这是节目的最高潮。
那个敲锣的小伙计把锣端了起来,这是要敛钱了的意思。李宗方发现小伙计瞅了一眼那个贼,只见他没有任何表情,突然大喊一声“荣点,杵门子。”
李宗方没听懂那小伙计喊的是什么话,但是那贼明显手哆嗦了一下收了回去。还好,估计小贼是知道被人发现了。
舞大刀的大汉停下来了,冬天的早上他浑身却升腾起一阵水雾,那都是汗水。证明人家确实是卖了一把子力气了。围观的游人也纷纷往小伙计的锣里扔钱。
李宗方不禁捏紧了自己剩下的十几个大子儿,给还是不给啊,给的话自己一是没钱,二是正赶上敛钱的点儿凑过来,光顾着看贼了也没看见啥啊,给钱多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捡垃圾》《末日杂货铺[经营]》《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志怪书》《我是一颗武装卫星》《是兄弟就来踢球》《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伪装大佬那些年》【重生小说网】《捞尸人》
黑岩小说网【hyxs2.com】第一时间更新《攒底》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