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察队伍并不急于赶路,而是缓步慢行。欧阳轩每到一地都要停下来,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二、三月甚至半年,深入村寨厂矿实地考察并听取民意。这种方式不仅发现了诸多问题,又亲近百姓,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在两淮地区,欧阳轩纠正了州县官员强推巴蜀屯田模式的错误。此地天灾频发,黄河和淮水泛滥无常,加之长年的战乱使得人口锐减,大量田地无人耕种。在战后重建过程中,州县官员为了政绩不顾百姓反对,在河流及湖泊旁建立开垦屯田点——理由是这些土地最肥,却因此埋下了水灾的隐患。

欧阳轩听取了百姓意见,下令将屯田点改到高地或低山丘陵处,这些高朗土地虽然不如水边土地肥美,却也适合玉米、土豆、红薯这些高产耐旱作物,更重要的是安全无虞。除此之外,当地州县也按欧阳轩的建议,将原来“堵”的防洪思路转变“疏”,把河湖潴泽划为保护区,严禁私自围湖造田或改造河道,又将地势低矮处划为泄洪区。帝国现在百废待兴,根本没有人力去整治黄河和淮水。帝国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土地,即便人口再增长数倍,各省也有充足的土地可供开垦。海外领地更是广袤,仅野牛大陆的可耕地便是汉地十八省的数倍以上。

在中原大地的开封,欧阳轩停留了四个月,呆如此之长的时间并不是政府施政方略有问题。实际上,开封在战后恢复势头极好,当下人口已有二十万,周边不仅开垦了大片良田,还兴建了不少工厂矿山。但一枝独秀不是春,除了开封和洛阳之外,河南省其余地方恢复的并不理想。据杨邦宪的调查,造成这个局面最大原因的是盗匪并未禁绝。中原由于战乱频繁,素有习武之风,民风十分剽悍。蒙元北撤之后,遗下的溃兵与占山为王的豪强流氓狼狈为奸,搅得乡野乌烟瘴气。虽然在霹雳军野战部队的打击之下,大的盗匪团伙皆灰飞烟灭,但多如牛毛的小股盗匪一时却难以完全消灭。

第二军调往河西走廊后,河南省的剿匪便由新成立的守备团负责。这支二线部队不仅装备训练差,不少士兵思想觉悟也差,认为当兵只是为了吃粮,在战斗中根本不想拼命,甚至还有人为盗匪通风报信。当欧阳轩通过暗访得到这些情况后勃然大怒,对省长进行了训诫,撤掉了团长之职,又命令将负责剿匪的守备团进行整训重组为旅,军官也全部进行调整。在他的命令下,何老二率警卫团前往匪患最猖獗的地区,以排班为单位进行特种作战。盗匪们那里是对手,也逃不过追击——警卫团可是一人三马。打击之下,大部分盗匪或死或降,只有极少数逃往了深山老林中。这些残匪苟延残喘的时间也不会太久,新成立的守备旅长已向欧阳轩立下军令状,誓言要将其消灭。

离开河南省后欧阳轩来到了山东。作为孔孟之乡,山东民风淳朴百姓吃苦耐劳,这里既有阡陌纵横的大片良田,又能海田晒盐,还有多个的黄金矿,按说经济并不差。但欧阳轩发现当地百姓日子并不好过,政府税收也不理想,甚至连学校和医院都十分简陋破旧。他初以为是官员贪污怠政使得经济滞后民生凋敝,但通过暗访得知,不管省政府还是州县官员皆踏实勤勉,虽有超出正常礼节的小贪小拿,却也没有腐败成风,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杨邦宪对此事的调查结论解开了欧阳轩的疑惑,山东百姓困苦的竟然与孔子后裔相关,或者说与曲阜的衍圣公家族有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黑岩小说网【hyxs2.com】第一时间更新《南宋之霹雳风云》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铁十字

铁十字

月影梧桐
一位德国军事学家穿越到了1942年的二战,开始挽救帝国狂澜于既倒的历程……
历史 全本 630万字
抗战:从八佰开始

抗战:从八佰开始

痴冬书亦
穿越1937年淞沪战场,正值八佰壮士死守四行仓库,为了中国军人最后的尊严,特种兵赵卫东与八百将士,誓与日寇血战到底!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儿郎十万军!华夏四万万同胞,岂容小鬼子猖獗!杀鬼子,保家卫国,为了军人的荣裕,为了三千多万罹难的...
历史 连载 747万字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看书名就知道,这是个穿越大明朝的故事!明朝可不止只有洪武、永乐和仁宣之治,即使明朝中后期依然名臣大儒创造过短暂的辉煌......现代学渣魏广德意外来到大明朝,造反?还是算了,明帝国虽然已经腐败,但是统治基础尚在,那就只能老老实实混日子了。军户出身,可没官位给自己袭缺,为了能过上幸福生活,那就只能科举了。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历史 连载 800万字
鹰视狼顾

鹰视狼顾

张通明
这个世界,有门阀世家,有藩镇割据,有虎视眈眈的异族!穿越成大周禁军武官的叶明盛,还没来得及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就要为被逼参与到党争阴谋中,畏罪自杀的原主擦屁股……尽管最初只是想要一生荣华富贵,但是奈何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下,他也能只能与人委以虚蛇,在生死之间,死中求活!
历史 连载 55万字
天唐锦绣

天唐锦绣

公子許
穿越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但是当房俊穿越到那位浑身冒着绿油油光芒的唐朝同名前辈身上,就感觉生活全都不好了……
历史 连载 2147万字
庆余年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历史 连载 5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