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黑岩小说网hyxs2.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平凡的生平
王祯的生卒年月不详,只知道他在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任旌德县(今安徽省境内)的县尹(县长),在职六年。后来在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调任永丰县(今江西省境内)县尹,这以后的历史,就没有了记载。
王祯是个正直、清廉的官员,他在县尹任内,一直过着和普通百姓一样的生活。他捐出自己的俸禄,办学校,修桥梁,此外还兼施医药,救济无钱治病的人。当地的百姓一提到他的名字,就赞不绝口。
王祯在当县尹时,经常鼓励人民种好庄稼。他在《农书》里,对那些只知道欺压老百姓不知道为百姓办实事的昏官进行了揭露。他说,这些人整天无所事事,妨碍农时,并且无限制地盘剥人民,自己只知道吃喝玩乐;他们下乡鼓励农民努力生产,也是想要老百姓多为他们供应差役;有的地方官还乘机敲诈农民,多收赋税。王祯对这些人非常痛恨。
王祯很想做一个利国利民的好官,因此在他的《农书》里,对古代兴修水利、劝助农桑的地方官,如汉代颍川太守黄霸、渤海太守龚遂等人是极为推崇的。史书上称这些人为“循吏”,意思就是奉公为民的“好官”。(《史记》、《汉书》都有《循吏传》。)王祯认为地方官应当以这些循吏为榜样。
王祯认为,一个地方官,应该熟悉农业生产的知识。如果地方官自己对农事一窍不通,那他又怎么能够担负起劝导农桑的责任呢?因此,他平常很注意农事,随时随地留心观察,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向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农请教。经过这样日积月累的学习,他终于掌握了丰富的农业知识,写成了著名的《王祯农书》。
元朝时候,除《王祯农书》以外,还留下《农桑辑要》和《农桑撮要》两部著名的农书。在这一历史时期里,能够先后产生这样几部农业科学著作,不是偶然的。是由于我们祖先勤劳的劳动,在世世代代的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早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就开始了精耕细作。从战国到元朝初年又经历了1700多年。在这一时期中,农业生产的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也不断地发展。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