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class="xx1"5.4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改革的进展/span

按照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50条”《决定》,从1994年初开始,中国在财税、金融、社会保障体系和国有企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进改革。不过在往后几年中,它们的改革进度有很大的差异。在《决定》和相关文件预定进行的改革中,财税体制大体上按照预定方案进行,使中国的财税体制进入了新的轨道。外汇改革进展得最为顺利,提前实现了“50条”《决定》所规定的在经常账户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目标。其他方面,特别是新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虽有一定进展,但仍未达到“50条”《决定》的要求。

(1)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全财税体系

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要求从1994年1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以“分税制”取代“包干制”的改革,主要内容包括:①调整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财权划分。调整后,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作所需经费,负责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区域协调发展、宏观调控等所需的支出。地方则承担本地区政权运转即本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所需支出。②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权的划分。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③实行税收返还。为减少实施的阻力,对于地方按照新体制计算的上划收入超过一定基数的部分,返还地方。

1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着眼于促进政府之间财政分配关系的更加规范和公平,进行了地区之间利益关系的巨大调整,就整体而言,调整进行得还比较顺利。经过这次改革,建立了适合于市场经济的财政税收制度的基本框架,积极效应得到了初步显现。首先,分税制理顺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分税制改变了原财政包干体制下多种体制并存的格局,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相对规范化,建立了各级政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得其利的约束机制和费用分担、利益分享的归属机制,强化了对地方财政的预算约束,初步规范了各级政府间的责权关系。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大大加强,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纵向财力分配机制。

其次,按照“50条”《决定》“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的原则规范税制,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改善分配、促进企业间平等竞争的税收制度。改革的主要要求是:①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度;②对所有的企业统一按照33%的名义税率计征企业所得税;③简并个人所得税;④开征农业特产税、土地增值税,简并消费税、资源税;⑤划分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加强税收征管。

1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建立起了适合于市场经济的财税体制的基本框架。但是,这一财税体制还存在若干明显的漏洞和缺陷,有待于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加以消除。①政府间财政关系失衡。1994年的财税改革没有改变中央、地方两级政府之间的事权(支出责任)划分,县乡基层政府承担着许多全国性的公共服务责任,例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支出责任较大,却没有相应的收入来源,尤其是财政收入来源匮乏的地区,公共服务的提供更是不足,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巨大。地方政府为了“广开财源”,“乱收费”屡禁不止,通过“地方融资平台”等借债,隐性债务风险很大。同时,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越来越大,“土地财政”的问题日益凸显,也间接推高了房地产价格。②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生产性财政”或“建设性财政”依然存在。政府继续将大量财政资源投入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和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而本应由政府承担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却因财力不足或被挤占而供给不足,人民群众在就医、就学、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满情绪有所增加。③转移支付体制尚未理顺。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级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没有明确的界定,转移支付缺乏明确的规则和转移支付以领导“批条子”确定的专项转移支付,不利于各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刺激了地方政府“跑步(部)前(钱)进”的积极性,强化了寻租活动的制度基础。

(2)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金融市场体系

1992~1994年的这一轮经济过热和高通货膨胀,暴露了我国金融系统存在的严重问题,促使中国政府加深了对金融体系改革迫切性的认识。从1994年开始,按照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对金融体系进行了以下改革:

首先,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央政府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贷款、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操作、贷款限额、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等常规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对商业性银行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资产风险管理。

其次,建立了对金融市场分业监管的体系。1992年,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1998年4月,证券委撤销,人民银行的证券经营机构监管职能划归证监会,11月保监会成立。2003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我国分业监管的格局基本形成。

第三,完善银行体系和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为把国家专业银行改造成国有商业银行,实现专业银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分离,另行组建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信贷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个政策性银行,承接原来由专业银行承担的政策性业务。建立和完善由城市合作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组成的合作银行体系,服务中小企业、农业和地区经济。大力发展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九章吉

九章吉

明月珰
公主之女长孙吉。喝茶只喝一年产几斤的大红袍。穿衣不能带刺绣,内衣必须要云棉,鞋上必须缀宝石。住在京城四大名园之一的宁园。出行马车足有别人家堂屋大。虽然貌美,但实在身娇病弱。她娘亲晋阳公主毕生的心愿就是能把这个麻烦精女儿嫁出去。六元之才陆行。什么茶都喝,什么水都行。衣服常年磨损袖口。住在京城东阳坊,堂屋也就华宁县主的马车大。出行得去租赁马匹或者毛驴。虽然有才,但实在穷酸。他对自己未来的另一半要求很高
其他 全本 107万字
席卷天灾

席卷天灾

黄小婵
预收1:带着超市大逃亡重生回来的乔青青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让丈夫回家。“请不了假?那你就跟老板说你老婆要跳楼了!”她冷静地开始网上购物,约师傅上门来改装门窗、加装水箱、安装太阳能,铺地暖……直到各种物资堆满家中每一寸土地,丈夫风尘仆仆出现在眼前,乔青青才大哭着扑上去“我好想你!”十年了,在那风雨交加,浮萍飘零的日子里,我每一天都在想念你。这一次我们要一起面对席卷而来的末世天灾,就算死也要死在一起
其他 全本 104万字
神农道君

神农道君

神威校尉
【国风游戏】【全新设定】一觉醒来,你成为了玄幻游戏中的【司农】官。【王朝鼎盛】版本:你苦修《节气令》,从【风调雨顺】到【呼风唤雨】、从【五谷丰登】到【万物生长】、号令四季,默默发育。你小有成就,随军......
其他 连载 90万字
谨言

谨言

来自远方
一朝醒来,穿成高富帅,李谨言双手叉腰,仰天长啸,老子终于翻身了!可惜高富帅上头还压着帅二代,新鲜出炉的李家三少,因为神棍一句批语,即将成为楼少帅的第四任“...
其他 连载 193万字
私藏玫瑰

私藏玫瑰

芒厘
[正文完结。下本《你快点心动》求收藏][追妻火葬场,天降败给竹马,竹马yyds!]文案1江千宁被家里人从小宠到大,不知天高地厚为何物直到她遇到了陈寄白她年少时的欢喜,一不小心便落在这个清冷傲岸的男孩身上许多年可他不费吹灰之力却愣是把她的棱角摁平-江千宁从小到大想要什么有什么,陈寄白是她人生中的第一个求而不得那一年,她看着他和另一个女人告白,睁着泪眼看了好久终于,她背着手擦干眼泪,决绝地转身离开她不
其他 连载 54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其他 连载 37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