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全集(第十九卷·学术论著十一:糖史(二))》转载请注明来源:黑岩小说网hyxs2.com

第二章

甘蔗的原生地问题

上面写完了“国内编”,现在开始写“国际编”。在这两编之间,必须首先解决一个重要问题,它与两编都有关联,这就是:甘蔗原生地问题。

我没有专门研究过物种起源,我不知道,物种起源是一元论,还是多元论。但就浅见所及,同一种物,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而能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完全同时起源,这似乎是很难以想象的。换句话说,我是主张物种起源一元论的。对于甘蔗的原生地,我也是这样去看的。

问题是:这个一元的产生地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对于这个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研究甘蔗史的学者,意见有颇大的分歧。我在下面简略地加以叙述。我按照历史顺序来讲。但是这是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同许多学科都有联系,到现在也还没有大家都承认的结论。我的简略的叙述,与其说是想追求结论,毋宁说是想给学人以启发,以思考的线索,期能共同努力,得到一步步更接近真实情况的看法——还不敢说是结论——而已。

为了叙述方便起见,我想把外国学者同中国学者分开来叙述。把外国学者摆在前面,并非“崇洋媚外”,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研究的时间长,研究的人数多,而我国相对而言历史比较短、人数比较少而已。

下面先谈外国情况。

我的材料主要来自西方国家两部同名为《糖史》的巨著,其他关于甘蔗和糖的专著和论文,其量大到虽然还不能说是“汗牛充栋”,然而已极为可观,一般我不去征引,因为无此必要。

这两部巨著是:

1.Lippmann:GeschichtedesZuckers(《糖史》)

2.NoelDeerr:TheHistoryofSugar(《糖史》)

Lippmann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甘蔗原生地——他称之为“故乡”(Heimat)——问题;第二章《甘蔗和粗糖制造的故乡》(DieHeimatdesZucherrohrsundderRohzuckerbereitung)。其中征引极端繁博,我只撮要介绍一下。

BaptistaPorta(1539—1615年)主张,每一种植物都有一个一定传播圈(Verbreitungskreis),它的中心就被看做这种植物的“故乡”。今天的科学家一般都承认这种学说,间亦有不同意之处。Grisebach认为,一个植物种(Art)的原生地就是在物质生活条件和它们的组织之间的完全的统一或一致的表现。引申出来的结论就是:不同植物的中心在地理上距离越近,因此气候条件差别越小,组织就越相似,换个说法,在同一属中产生出来的种就越多。

羡林按:我在上面曾讲到植物产生一元论和多元论的问题。我是主张一元论的。Lippmann在上面叙述中显然讲的是一元论,与不佞之见相同。

Miquel、Decandolle和Hackel都认为,甘蔗所属的那一群草类,至少有30个属和420个种,完全产生于热带东南亚,绝大多数(即使不是全部)Saccharum属的野生种生在东印度,特别指孟加拉,此地因土地肥沃,向有“印度花园”之誉。孟加拉古代被命名为Gaura或Gauḍa,此字源于guḍa,而guḍa义为“糖”。居民自称Puṇḍra,含义为“来自红蔗”。

实际上,人们应把孟加拉北岸恒河和雅鲁藏布江入海处,一直到阿萨姆群山山麓,甚至喜马拉雅山地区,在最广义上,看做是最强有力的创造力中心之一。在这里,大自然给予了植物适合于各种情况的条件,创造了世界上最复杂多样的植物形态,至少有两万种完全以该地为“故乡”的植物。此地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也是世界上雨量最充沛的地方。根据Grisebach的意见,此地是最适宜于甘蔗诞生和成长的地方。

根据较新的观点和经验,有关的情况远比上述极有贡献的学者们所想象的要复杂得多。DeVries在1901年就已经指出来,所谓一个“基本形式”(Stammform,formagenuina)的概念,一部分动摇了,一部分站不住脚了。因为一个“属”(Art)只能当做一个众多“次属”(Unterart)的综合概念来看待,它们不是从它派生出来的,不是同它们并存或者并存过的。今天存在着的众多的植物形式和众多的被我们培育出来的植物形式,对于它们是怎样(Wie)形成(Werden)的,我们所知甚少。

Lippmann认为,这个意见对于甘蔗也是正确的。因为,尽管不知道有多少论文已经出版了,但是距离最后的结论还远得很。

Lippmann又认为,当时被看做是甘蔗的“基本形式”的形式,不为人所知。出于生物体系学和形态学的原因在Saccharum诸种中也没有一个可以被认为是这样的“基本形式”。完全野生状态的甘蔗也不存在。根据很多学者的观察,可以肯定地说,在印度本地以及所谓“后印度”地区,在斯里兰卡,在东印度群岛和南洋群岛,在新西兰,都从来没有看到什么野生甘蔗。Cook和Forster的游记和这种看法完全合拍。在社会群岛、友谊群岛、汤加群岛、复活节岛、在塔希提,只有人工栽培的甘蔗,都是为了嚼着吃,从不用来制糖。在婆罗洲、帝汶岛、安汶岛、马鲁古群岛、巽他群岛、菲律宾群岛和Ladronen群岛,也有同样的情况。至于在交趾支那半岛,在那里当过三十年牧师的Loureiro说,那里长着甘蔗,是在那里栽种的。但是,这个说法没有得到支持。正相反,有人说,在中国和附近地区没有证据说那里有野生甘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龙藏

龙藏

烟雨江南
《龙藏》卫渊本无大志,但在时代洪流中不得不走上征战四方、开疆辟土之路,直至关山踏尽,未曾白头。不正经的简介一:仙人也怕工业化!这是一个发生在玄幻世界的工业革命的故事。...
其他 连载 213万字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我吃西红柿
罗峰带着界兽摩罗撒闯过轮回,来到了起源大陆……
其他 连载 126万字
和男主同归于尽后

和男主同归于尽后

画七
奇幻预收薛妤少时身份尊贵,是邺都捧在掌心的小公主,后来,她在六界审判台诸多死囚中,一眼挑中了奄奄一息,全身仙骨被剔除的松珩。谁也想不到,那位被小公主随手一指,手脚筋齐断,连站都站不起来的少年,后面能咬着牙,吞着血,凭借着手中的剑,一步步往上爬,王侯、道君、宗主,直至登顶仙界君主之位。薛妤总认为,人心就算是块石头,也能捂热。她数千年如一日地捂着松珩这块石头,结果没等到他半点温情,反而等来了他带兵踏平
其他 连载 99万字
怀娇

怀娇

白糖三两
被誉为世家望族之首的魏氏声名显赫,嫡长子魏玠品行高洁,超尘脱俗,是人称白璧无瑕的谪仙,也是士族培养后辈时的楷模。直到来了一位旁支所出的表姑娘,生得一副祸水模样,时常扭着曼妙腰肢从魏玠身前路过,秋水似的眸子频频落在他身上。这样明晃晃的勾引,魏府上下早就看不下去了,好在魏玠是端方君子,对此只视而不见,不曾有过半分动摇。薛鹂年幼时曾被人相救,此后便倾慕那人多年,只是她出身低微,自然要使尽浑身解数向上爬,
其他 全本 56万字
九章吉

九章吉

明月珰
公主之女长孙吉。喝茶只喝一年产几斤的大红袍。穿衣不能带刺绣,内衣必须要云棉,鞋上必须缀宝石。住在京城四大名园之一的宁园。出行马车足有别人家堂屋大。虽然貌美,但实在身娇病弱。她娘亲晋阳公主毕生的心愿就是能把这个麻烦精女儿嫁出去。六元之才陆行。什么茶都喝,什么水都行。衣服常年磨损袖口。住在京城东阳坊,堂屋也就华宁县主的马车大。出行得去租赁马匹或者毛驴。虽然有才,但实在穷酸。他对自己未来的另一半要求很高
其他 全本 107万字
绕床弄青梅

绕床弄青梅

洛阳bibi
夏乐乐和祝好从小一起长大,住在一个大院,上的同一所学校,钻过同一个被窝,一直到高三那年她没绷住给祝好递了封情书,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其他 全本 4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