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作出决策 第9章 毛泽东批示总参报告
第二卷作出决策第9章毛泽东批示总参报告
毛泽东在杨成武的呈报上指示:“罗瑞卿、杨成武同志:此件很好,要精心研究,逐步实施。”
毛泽东提出“三线”建设的原则是“小而分”,具体措施则是“山、散、洞”。
毛泽东说:“国民经济有两个拳头、一个屁股,农业是一个拳头,国防工业是一个拳头,基础工业是屁股。要摆好。要把基础工业搞上去,其他方面不能太多,要相适当。”
1964年4月25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日益紧张,军委总参谋部作战部表现出高度警惕的精神,对周边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进行了估计,对全国的情况进行了考察,提出了《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
这个报告由杨成武5月9日转报给罗瑞卿并中央军委其他领导人。罗瑞卿又报送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和彭真。
据当时估计,战争一旦爆发,敌人很可能首先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进行突然突击,中央军委要对这个非常严酷的事实进行分析。
“报告”说:
杨副总长:
根据您的指示,我们对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问题专门进行了调查研究,从我们接触到的几个方面来看,问题是很多的,有些情况还相当严重。
一、工业过于集中。仅14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就集中了约60%的主要民用机械工业,50%的化学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包括:飞机制造工业的百分之72.7%,舰艇制造工业的77.8%,无线电工业的59%,兵器制造工业的44%。
二、大城市人口多。据1962年底的统计,全国有14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20个50万至100万人口的城市。这些城市大部分都在沿海地区,易遭空袭。战时如何组织城市防空,疏散城市人口,保障坚持生产,消除空袭、特别是核袭击后果等问题,尚无有效措施。
三、主要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一般多在大、中城市及其附近,易在敌人轰炸城市时一起遭到破坏。同时,这些交通要点,都还缺乏应付敌人突然袭击的措施,战争初期,交通可能陷入瘫痪。
四、所有水库,紧急泄水能力都很小。我国现有容量达1亿到350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232个,其中52个位于主要交通线附近,有17个位于15个重要城市附近。此外,尚有不少中、小型水库位于政治、经济、军事要地和交通干线的要害位置。一般大型水库,要将蓄水降至对下游没有危害的程度,往往需要几十天的时间。这样,战时来不及处置,就可能遭敌破坏,酿成巨大灾害。
我们认为,上述问题,是关系到全军、全民和直接影响卫国战争进程的一些重大问题。建议由国务院组织一个专案小组,根据国家经济的可能情况,研究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积极措施,以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
以上报告妥否,请指示。
总参谋部作战部
1964年4月25日
作战部将报告正式递交给副总参谋长杨成武,杨成武阅读报告后,觉得当时的情况的确十分严重,也十分危急,于是,杨成武立即决定将报告呈文上交党中央和毛泽东。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黑岩小说网【hyxs2.com】第一时间更新《战略调整:三线建设决策与设计施工》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